咱江苏又露脸了!这张“美颜”对比照你一定没见过…

2018年12月04日 11:49:4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中,一组江苏生态修复成果的照片吸引众人围观。江苏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姿态向全国展现“最靓颜值”。

  在“历史巨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版块,现场讲解员正为观众介绍江苏徐州的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

  潘安湖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和青山泉镇境内,原是权台矿和旗山矿的采煤塌陷区域。有着130多年的煤炭开采史的徐州贾汪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当时周边居民的真实生活写照。短短几年间,贾汪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再造,曾经的“煤城”成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全国采煤塌陷治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的样板。

  参观者严女士看到潘安湖公园的照片后感叹:“很难想象潘安湖原来是什么样,生态修复工作真了不起。其他地方也可以学,这样各地都会变好变美。”

  今年8月,徐州市以国内第一名的评审成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向联合国人居署推荐参选联合国人居奖。最终,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官方推荐的城市或自行申报的项目中,徐州脱颖而出,是唯一的城市获奖者。

  在第四展区的另一张照片上,记者看到骆马湖水清岸绿、一望无垠的美景。而近旁画面里,采砂船排布成“钢铁森林”,湖水浑浊。几年前,骆马湖上采砂兴盛,年开采量高达1亿吨。大量私挖滥采导致水质持续恶化,堤岸坍塌,岛屿消失,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2015年,经媒体报道后,宿迁决定在洪泽湖、骆马湖等水域全面禁采黄砂,同时加强河道管理力度。2016年底,两高下发司法解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采砂情节严重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2017年底,骆马湖最后一艘采砂船拆解,彻底终结持续近20余年的非法采砂活动。昔日“淘金湖”变成了“生态湖”,湖区水质持续改善。

  环境提升,离不开制度保障。走到展厅中央,显示屏上正在循环播放“河长制湖长制”的相关视频,江苏的片段介绍频频亮相。

  2017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河长制,实现了全省河流河长的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全部到位,11位省委、省政府领导担任省级河长,市、县、乡级总河长都由本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今年五月份出台的《江苏省河长湖长履职办法》,对河长的巡河次数、考核内容等予以细化明确。

  家住北京的孙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制度看起来特别接地气,把关键负责人也纳入网格化管理中的一员,履职要求更明晰,效果自然更好。“江苏发源的河长制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值得我们去借鉴。”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绿色发展之路正在江苏大地上越走越稳。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彭迪帆 姜奇卉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