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手!内蒙古残疾夫妻扬州相伴十五载

2018年12月04日 10:36:55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手。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50岁的大海(化名)和40岁的小琴(化名)是一对残疾夫妇。20多年前的一次事故,大海失去一条手臂,而小琴一只眼睛先天性失明,另一只眼睛只有些许光感。但不管在家乡,还是在扬州,他们不离不弃,相伴相守,15年的风霜雪雨,早就让他们成为彼此身体的一部分。

  15年前来扬投奔亲戚

  用一只手臂撑起全家

  12月3日,周一。大海特地起个大早,把上高二的女儿送出门,回来就忙着找出病历和证件,搀着妻子坐上开往市区的公交车。相较于家乡大草原的干冷天气,扬州气候潮湿,体弱的小琴一直不太适应,经常出现呼吸道疾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看病。

  来扬州的10多年,小琴已记不清,丈夫搀着自己去过多少趟医院。正因此,他们结识了扬州友好医院中医科主任、70多岁的中医张锡元。一进诊室,张锡元就热情地招呼他们。相识10多年,他对这对残疾夫妻早就如同老友一般亲切。

  在等待就诊和检查的间隙,大海和小琴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与扬州的故事。15年前,为了追寻更美好的生活,残疾的他们带着一岁多的女儿离开内蒙古大草原,不远千里来到扬州投奔一个亲戚。“亲戚也是打工的,生活也挺难,我们也不能太麻烦人家。”回忆初到扬州的那段日子,大海的眼睛里有些湿润。

  刚开始,大海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去东花园批发些蔬菜和水果沿街叫卖,因为臂膀残疾,每次经过通扬桥,都特别艰难,他想着家里守候着的妻子和女儿,咬着牙,用一只手臂,支撑着全家人的生计。

  妻子小琴,虽然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心里却始终燃着一盏希望的灯。当丈夫在外辛苦打拼的时候,她在小出租屋里,摸索着收拾家务,洗衣做饭,照顾孩子。“那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做好饭等他回来,一家三口亲亲热热地一边吃饭,一边唠着家常。”

  妻子不适应温湿气候

  未来也会回到大草原

  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大海进了市区的一家企业工作。这家企业有不少残疾员工。企业给安排了宿舍,虽然只是二三十平方的筒子楼宿舍,但一家人总算有了个安定的家。大海是企业的门卫,每个月的工资都很微薄。小琴不能工作,仍然待在家里,勤俭持家,当一个看不见的贤妻良母。

  大海和小琴唯一女儿晓晓(化名)很努力,也很懂事。她从来不想父母要求任何东西,一心只是用功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目前在市区一所高中读高二。

  来扬州15年,大海和小琴对这所美丽的城市充满了感情。大海说,扬州是一个非常秀美的城市,扬州人也很好。只是,小琴一直很难适应温湿的气候,遭了不少罪,不得不常来医院看病。正说着,小琴被叫进了诊室看病。

  经过一番问诊和拍片等检查,张锡元确诊小琴肺部和咽喉都有些炎症。“这段时间雾霾重,千万要注意,不要出门。”张锡元开好药方,反复叮嘱着小琴。为此,他开了鱼腥草、枇杷叶、蒲公英、陈皮等中药,七八味药是一个疗程,价格约几十元。“知道他们生活挺不易,尽可能用一些性价比高的中药来治疗。”大海和小琴向老主任道了谢,相互搀扶着走出诊室的大门。

  看着两人消失的背影,张锡元说,他们日子虽清贫,却过得温情而有希望。等女儿考大学,他们未来也会回到大草原。

  “愿他们以后的日子象大草原上的蓝天白云一样美好。”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