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哪些正在消失的城市记忆?

2018年12月03日 18:47:43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新事物应运而生的时代

  一些新地标不断在南京出现

  而有些过去的记忆却永远地消失了

  • 马台街夜市

      

  马台街夜市,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却有着一群南京人不普通的回忆和青春。

  马台街由起初的三条巷子合并而来,1991 年,南京的第一批下岗工人来到这里摆摊,渐渐地就集结成了一条马台街夜市。

  直到 2007 年,因为夜市造成的脏乱差堵,马台街夜市被整体取缔。

  南京的街头从此少了一个人声鼎沸的夜市,马台街的道路不再脏乱,马台街夜里的公交不再走不动,而马台街的夜里再也听不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小吃老板的 " 啊要辣油啊?"

  • 湖南路

  “北有王府井,南有湖南路”享誉全国

  为了给精品专卖店和大商场“让路”

  而搬到马台街的湖南路灯光夜市

  在1997年前后迎来了鼎盛时期

  曾创下全街零售总额连续4年超30亿元的神话

  终于,这组湖南路曾经的标志性建筑

  已于2013年全部拆除

  湖南路上清爽了许多,也空荡了许多 

  • 朝天宫跳蚤市场

timg.jpg

  以前朝天宫有个跳蚤市场,专卖古玩器具,和北京城墙下的古玩市场如出一辙。

  人来人往的市场上,摊贩故作高深,顾客们将信将疑,有人来猎奇,有人来寻找新鲜感,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来淘宝,都是古玩市场见惯了景象,只有遇到一群人围观的场景,才能激起兴趣,常在古玩市场玩儿的孩子,从小就见惯了大世面。

  跳蚤市场原就是热闹的小市场,规整之后,摆放在商店橱窗里的,那大概叫商场,无论怎样,还是喜欢原先的跳蚤市场。

  • 花鸟鱼虫市场 

  去江南贡院附近吃碗黄勤记凉粉、逛逛花鸟市场买小动物,再到市场的西边买个玩具,是南京人对夫子庙的童年记忆。

  空闲了就在这里看花、看小松鼠、看金鱼,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乌衣巷里,传来妇人叫卖白兰花的回声,现在也仿佛总是在耳边响起。

  2014年8月,花鸟鱼虫市场关闭,新市场搬到了七桥瓮湿地公园对面。

  • 军人俱乐部 长三角图书市场

  如果80后90后的南京人想找一个青春坐标,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山西路军人俱乐部。

  作为一名90后,我记得孩童时代,军人俱乐部是与新街口、夫子庙比肩的存在,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无论是买书、唱K、溜冰、淘玩意儿甚至配眼镜,你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落脚点。

  军人俱乐部里面的长三角出版物市场,涵盖了几代南京人关于青春岁月的读书思绪。这份思绪有点长,长到整合了求学时代的每一次考试,长到手里的漫画书变成了考试复习书。

  越发展,越消失,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到习惯,在城市走走停停,一切都在变,不管你在南京生活了多久,这座城市永远值得你认真感受。

  南京,是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但同时也是一座正在重生的城市。
     
(来源:紫金山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