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注定要载入金湖交通发展史册。因为,金湖国家区域通用机场开工建设,掀开金湖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的一页。
从过去的漫水公路到坐船过河,从20年前举全县之力修建的金湖一桥,到如今金湖四桥的即将启用……面对交通的“先天不足”和发展困境,水乡金湖打破“小交通思维”和“湖城局限”,奏响“大办交通、办大交通”集结号,推动了全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紧紧围绕“公铁水空”立体交通发展目标,加速交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乡泽国的1394平方公里大地,天堑变通途,鱼跃人笑。
跳出湖荡,“交通边缘县”绝地反击
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抱,淮河入江水道穿城而过。“一河三湖”所造成的物理隔绝,决定了金湖交通的先天不足。
由于建设成本高,协调困难多、难度大,这座几乎被河湖包围的县城,多次与一些高等级公路建设和重点项目擦肩而过,一度陷入交通边缘化的窘境。“鱼米之乡金湖县,入江水道分两片,小麦扬花浆未干,洪水涌来倒成片,鱼虾湖蟹到江边。”民间流传的这句顺口溜,道出了金湖37万人民饱受的水患之多、通行之苦。
全县先后投资80多亿元,建成金马高速、淮金公路、金湖大桥、淮金公路大桥、中义渡大桥、三河渡大桥、乌龙渡大桥、荷花荡旅游公路、人民路南延、神华大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完成农村公路1300多公里,开工建设420省道,成功实施金宝航道“六改三”升级改造工程,800万吨新港码头、国家一级客运站投入使用。作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骨架,这些交通项目带动了沿线镇(街道)经济发展、开发区先行启动,为城镇建设扩大发展空间、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破除了全县交通、经济发展瓶颈,短板逐渐补齐。
截至目前,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454.242公里,公路密度达104.92公里/百平方公里;航道总里程达180.5公里;客运站11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10个。工程建设实现了“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管理目标,中义渡大桥被授予“省优质工程”称号和“扬子杯”奖;金湖二桥被授予“扬子杯”奖;金宝南线工程被评为省“精细优质型”工程;荷花荡旅游公路被授予“省优质工程”称号;乌龙渡大桥被列为“省优质工程”挂牌创建项目;农村公路建设连续5年被省厅、市政府评为先进县。曾经的芦苇荡、曾经的荒草滩、曾经的沼泽地、曾经的深水潭,变成了生命路、幸福路、致富路、康庄路。
抢抓机遇,“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横空出世
省市县重大战略叠加交汇,交通发展迎来了诸多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新形势中的“机遇”,抓不住就是历史性遗憾,抓住了就是跨越的跳板。
为此,金湖交通全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公铁水空”统筹发展、有效衔接立体交通发展理念,紧扣全县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作为定位,引领交通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
加快填补铁路网络空白。做好宁淮铁路金湖段前期工作,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使金湖尽快迈入“高铁时代”。服务连淮扬镇铁路界首站工作,争取2019年建成通车,进一步发挥好铁路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先导、骨干和支撑作用。
加快突破金宝航道瓶颈。金宝航道横贯金湖东西,是黄金水道也是天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湖县航运发展。服务金宝航道沿线船闸扩容改建,争取金宝航道沿线航标、服务区建设纳入建设计划,努力打造智能、生态、高效的“水上高速公路”。
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随着国家低空领域的逐步开放,通用航空产业迎来难得历史机遇。为充分满足区域通用航空需求,全面打造通航产业增长级,金湖全力推进通用机场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苏北地区湖泊航空应急救援空白,有效保障金湖附近4个湖泊3135平方公里及苏北地区湖泊水域的水上作业安全,对金湖建设融航空运营服务、航空智造、航空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航空特色小镇和航空新城建设,带动私人飞行、飞行培训、航空体育、航空教育等消费需求的释放,促进配套航空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打造一批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灵魂”,是实现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的必要基础。金湖已完成新港口规划方案编制,在新港口规划建设新港物流园,全面打造淮河流域货物集散中心和集装箱配送中心。委托省交规院开展宁淮铁路金湖综合枢纽规划方案研究;进一步整合通联物流园与电商配套的快递物流园,加快建成集物流、配载、仓储、修理等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在金湖车站旁打造快递物流园和冷链物流园。
“公铁水空”全面布局、全面开花,一个“高速高铁、空中水上、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立体交通网呼之欲出。
突出民生,综合交通红利惠及全县百姓
开放的交通通道、便捷的交通环境,更好地服务了金湖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交通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去年9月13日,随着最后一条唐港到金湖的农公班线被收购,金湖县在淮安市率先实现“全域公交化”。
近年来,金湖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构建“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旅游公交”城乡客运一体化运作模式,全域打造城区公交1元、城乡公交2元的民生工程。通过合并、延伸,对全县9条农村客运线路、91台农村客运车辆;16条镇村公交线路、18台镇村公交车辆进行集约化整合、公交化改造,建立“村—镇—县”完善的线网体系,所有行政村设立停靠站或站亭,构建“城有枢纽、镇有站点、村有亭牌”的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网络格局。将景区、农村、镇(街道)、城区全线节点打通,实现县、镇、村、景区4个节点无缝换乘,实现人民群众出行公交全覆盖。
不仅如此,从2013年起,金湖平均每年安排建设资金2亿元以上,对全县农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工程,先后完成提档升级工程400多公里,镇村主要道路路面宽度从3.5米拓宽到5.5米,并且加快了道路建设等级和黑色化路面改造步伐,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率100%。
大交通带动大发展,立体交通带来跨越式发展,助推金湖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以阿路美格、神华医药、圣固机械、西派仪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纷纷落户,推动全县汽车制造、石油机械、仪表线缆、新能源、服装生产等产业快速发展。“杉青水秀、为荷而来”,畅达的交通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以荷花荡、水上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以龙虾、莲藕为代表的特色餐饮吸引了八方宾客,优质的农副产品则源源不断地走俏全省和全国。
风生水起逐浪高,改革发展再出发。金湖瞄准“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新目标,以更加铿锵的改革足音、更加澎湃的改革激情,在更高的起点上跨越腾飞!
(来源:淮安有事报道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