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法语教授许钧:用翻译架起中法文学的桥梁

2018年11月29日 18:47:49 | 来源:创意南京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翻译是一种文学的创造和思想的创造,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过程中,在文本的背后隐藏着作者、读者。而且文学翻译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出版者、研究者都穿插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将这些综合联系起来,翻译的世界才真正打开。”——许均

  他叫许钧,是南京大学的法语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过米兰·昆德拉、普鲁斯特·勒克莱齐奥、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的四十多部作品。

  许钧在法国的声誉很好,朋友尤其多。他在1993年、1998年两度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奖译金”,1999年又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这些奖项与翻译,让他与国内外很多大学者、大文豪成为挚友。

  这种交往都是从阅读他们的文本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开始的,比如说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勒克莱齐奥,许钧是通过翻译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向他求教,之后慢慢成为好朋友的。

  许钧经常说:“翻译家是孤独的。”无数个伴着孤灯书香的夜晚,他都在深思翻译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价值。

  他热爱法国文学,透过语言走近文化,走近思想。而对南京而言,许钧觉得每天几乎都能触摸到它的温度,这种温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南京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南京这座城市,它有着深深的人文气息。许钧16岁来到南京学习法语,毕业以后当老师,这一当就当了四十多年了。

  虽然不是出生在南京,但是他把生命中最绚烂、最有激情的岁月都留给了南京,在这座城市里已经种下了生命之根。2006年,南京市授予许钧首届“十大文化名人”称号。

  法国有个谚语说,文学是让人无法抵挡的美女,他希望能通过翻译把法国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让中国读者感受这位美女的无限魅力。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翻译是必经之路。

  在南京,许钧希望把中国优秀作家的作品进一步推到世界,与世界形成对话,让世界的文化更加灿烂。

  (来源/创意南京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