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隆隆,油烟阵阵 这“庙会”办了好几天,居然未报批

2018年11月27日 14:26:09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老北京文化庙会”,居民认为更像小吃摊“大杂烩”。记者 叶永春摄

  “老北京文化庙会”,居民认为更像小吃摊“大杂烩”。记者 叶永春摄

  最近几天,吴中区招商·小石城的生活广场上来了一场“老北京文化庙会”,里面有吃有喝,很热闹。不过一路之隔的居民楼内,有居民大喊吃不消:噪声太大啦!油烟味也太重啦!大家还很奇怪,这场“庙会”挂着“油纸伞展”和“老北京文化”的名头,可哪里有油纸伞的影子?所谓的“老北京文化”,却是长沙臭豆腐、内蒙古烤肉、台北章鱼小丸子、韩国炒年糕等等,更像是个小吃“大杂烩”。

  接到居民投诉,记者前往核实,意外发现这场已办了好几天的“庙会”居然未报批。目前吴中区城管已责令其尽快拆除。

  哪来的扰民“庙会”?居民打听后没弄清

  “烧烤、臭豆腐、酸辣粉……从白天吵到晚上,还有一阵一阵的油烟味。”郑先生住在招商·小石城紫竹园,他家紧靠槐香街,槐香街对面,是小石城生活广场,广场上的一场“庙会”,让他和邻居们很头疼。

  这场“庙会”是23日开始的,当天是周五,接下来的周六和周日,在家休息的郑先生就没清静过。他说,这几天,一到上午8:30,他们就开始准备了,紧跟着就是高音喇叭的喧嚣和一阵阵飘到家里的油烟味。一直要到21:30左右,广场上的人渐渐少了,音乐声才会跟着小下来。

  这是谁让在这里办的“庙会”?郑先生和他的邻居们有疑问。问小区物业,物业说不知道;联系社区,社区也说不知情。郑先生他们不知道再找谁。可“庙会”打出的广告说,活动从23日要持续到27日。

  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小吃摊“大杂烩”

  昨天,记者来到招商·小石城。刚到槐香街与小石湖路口,就看到路口摆着一人多高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吴中老北京文化庙会”。“庙会”就摆在小石城生活广场上,入口有个大门头,上面写得更详细,它叫“吴中油纸伞风情展暨民俗文化庙会”。

  记者在广场上走了一圈,除了三排小吃摊,没寻到一把油纸伞。不光记者有疑问,几名看了广告进来参观的阿姨也在寻找。

  庙会打的是“老北京文化”名头,现场也不过是几家“老北京爆肚王”“老北京雪梨汤”“老北京一口酥”“老北京桂花乌梅汤”之类的小吃摊勉强与所谓老北京“食文化”沾点边。可武汉热干面、长沙臭豆腐、韩国炒年糕、川味兔腿、蚵仔煎等等,与北京也太远了点吧?

  一位摊主的解释是,油纸伞其实是有的,原本就挂在摊位的上方,只不过活动第一天就被人一抢而光了;至于他的摊位以及左邻右舍与“老北京文化”是不是沾边,他认为应该将此理解为是“文化的多元”。

  “庙会”策划方飞鲸文化的郭先生有图为证,他们是准备了油纸伞的。他说,活动第一天,他们送出了几百把油纸伞,还有舞狮。不过,送伞与舞狮,他就没有照片和视频了。他说没拍。

  城管中队:从来没批过,督促赶快拆

  从23日开始算,这场“庙会”到昨天已办了四天了。按照广告的说法,今天他们就该“圆满闭幕”了。这几天,居民们投诉了好多次,今天才迎来“庙会”终于要如期撤走的结果。跟着居民的思路,记者也咨询了招商·小石城物业以及小石城社区。是谁办了这“庙会”?对此他们均称不知情。

  按照有关规定,在公共场合举办这样的活动需要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许可。那么,这场“庙会”有没有得到过许可呢?记者联系了吴中区城南街道城管中队,中队长彭先生明确答复:这场“庙会”开办前没有申请,也没有获得批准。他说,他们是在巡查中发现有这个“庙会”的,并主动去找了主办方。办这场“庙会”的,是一家文化公司。城管已要求他们尽快拆除,接下来还会继续督促。

  不过,时至昨天18:30,郑先生向记者反馈:这个“庙会”依然还在。他说:“就算27日拆除,也是他们活动的最后一天了。”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