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外郭高桥门段沿线抗战碉堡正式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2018年11月26日 22:40:00 | 来源:扬子晚报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秦淮区文化局公布“秦淮区南部新城及周边地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名单”,明代外郭城高桥门段沿线抗战碉堡正式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这次公布的“外郭城沿线民国碉堡”包括3处碉堡。它们修建在明代外郭城墙上,是明代军事防御设施和民国军事防御设施的有机结合,时间跨度超过600年,既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又能对城市军事防御系统有直观认识。其中城东污水处理厂碉堡和郑家营桥碉堡,由抗战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和抗战史学者唐恺,在2016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向文物部门发起文物认定;在小水关桥南的碉堡,在今年元旦前后双麒路中心河以南、运粮河以西段拆迁后,露出全貌。丁进建议和城东污水处理厂碉堡以及郑家营桥碉堡一起认定为文物。

图片

  外郭城沿线民国碉堡位于高桥门以东的双麒路两侧,呈圆柱状,直径4米,分别有3-4个射击孔,初步判断是一组轻机关枪工事。碉堡之间相距数百米,显示互相战术支援的强固闭锁堡特征。参加高桥门保卫战的中国军队第八十七师副师长、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已故会长陈颐鼎,在回忆中特别提到:“由于这一阵地利用原有的永久工事构成强固闭锁堡,连连打退敌军多次冲击。”

图片

  根据《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规划》,2017年以来,麒麟门至高桥门段(一期)项目已在建设之中。丁进建议,可将外郭城沿线民国碉堡打造成明代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的人文景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外郭城沿线民国碉堡将是明代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点。”

  (来源:扬子晚报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