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分组审议的基础上,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江苏电视台对此次专题询问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震宁、许仲梓、邢春宁、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出席会议。曲福田副主任以及12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围绕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有财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相关公益诉讼以及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成果、案件线索发现、生效判决执行等方面问题分别提问。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及省法院、省检察院和省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一作答。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峥:“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履行职责与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方面的公益诉讼是否会有职能上的交叉?会不会出现有的案件抢着管、有的案件却又都没人管?”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于红霞:“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规定,起诉主体目前有省市政府,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检察机关,已经构成了完整的起诉人体系。因此也就不会出现都不管的问题。”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汪莉:“就加强检查职能和行政配合的职能,我们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监督又有配合。”
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以"两院"作为专题询问的对象,此次专题询问也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支持和保障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推动法治江苏建设的具体举措。作为公益诉讼试点地区,2015年7月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共办理诉前程序案件6664件,提起公益诉讼329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华:“我们将以本次专题审议和专题问询为契机,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的突出问题,重视发挥诉前程序督促相关主体自行纠错的功效,实现诉讼不是目的,维护公益才是目的的价值目标。”(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罗聪懿 杨时盛 陈渝娜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