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霸气!647项执法权一肩挑 一支队伍管到底

2018年11月23日 09:08: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记者/祝亦楠)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管行为在保证力度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打扰最少”?行政执法中,相互扯皮、执法力量头重脚轻、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无权管……这些困局,又该如何破解?作为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江阴市徐霞客镇打破原来按照条线执法的做法,以综合执法“一队伍”的模式,探索出无缝对接、快速反应、高效率的行政执法破局之道。

  说到执法模式的转变,一线执法人员最有发言权。48岁的陆宪惠,原来是徐霞客镇安监局的一名执法人员。在徐霞客镇实行了综合执法“一队伍”后,陆宪惠被委派为综合执法局一中队的中队长,带领中队统一行使网格内的城管、安监、环保、卫生等13个部门的647项行政处罚事项。他告诉记者,以前一些违法行为看得见,但不属于综合执法范围内的事情很多可以管了,以前需要好几天也解决不了的事情,现在看见了就能立即管理。

  前段时间,镇指挥中心接到网格员上报,马镇的某厂区内正在搭建违建。指挥中心立即将任务派发至综合执法局三中队处理,三中队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查处违建的同时,执法人员发现该企业露天放置了冰醋酸(属于危化品)。“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先联系环保部门,赶上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其他地方执法,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徐霞客镇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星海说,“现在我们被赋予了相关执法权限,可以立即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当天我们执法人员现场就开具了执法通知书,大大节约了执法成本,有效提高执法效率。”

  一线执法人员感受到了综合执法的好处,被监管的单位又怎么看呢?毋庸置疑,一家企业的运营最怕的还是“今天你来,明天他来,谁都要来管”,以往一年间经常要应对工商、安监、环保等多部门的多次检查,企业不胜其烦。黄星海告诉记者,现在辖区内的企业完全可以“静心”生产,得益于执法权的整合,“原则上一年内我们只对一家企业进行一次到两次抽查,一次查全部”。

  “企业受到的打扰少了,负担也减少了”在徐霞客镇副镇长李强看来,以往因部门分割、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对营商环境造成的痛点,通过改革得到有效解决。

  在看到改革成效的同时,记者也有些担心:通过政府规章,将这么多的行政权力,让街镇队伍来掌握,有能力尽到监督职能吗?行政执法权下移到街镇后,执法涉及多个领域,如环保、水务、劳动执法等,专业性都很高,街镇执法的专业能力是否会出现不足?

  陆宪惠坦言,最初他和许多执法人员一样,面对巨大的执法压力,感到了一些不适应。为此,徐霞客镇也为他们邀请了相关专家,组织了许多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执法水平,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各种执法规章牢记于心,“现在,随便抽一个队员,他都能应对各种情况”。

  黄星海告诉记者,对于执法权的下放他们也是在不断的调整,“有些不适合镇一级的专业执法,我们会及时向上反馈,上级部门考评后也会适时收回,从而确保执法到位”。

  记者还发现,在徐霞客镇,如今的综合执法已经“从单兵作战变联合作战 ”,镇上建立了综合执法系统,为每名队员配备了移动终端并安装了执法APP,使每个中队在日常巡查和执法时,实时与执法平台保持联系,实现了"巡查与派单同进行,节点与结果同留痕,反馈与评估同入库",有效的解决了执法中的随意性。

  不仅如此,徐霞客镇还建立了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稽查人员名录库,通过"双随机"制度有效解决了执法检查中人情执法与选择性执法等问题。综合执法局自成立以来,截至今年10 月,工查处各类案件12209件,处以违法人员 8820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900余万元。

  “改革再出发 发展高质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聚焦江苏经验、江苏典型↓↓↓
  做任务攒积分圆心愿 看“互联网+”如何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
  以行政审批的“减法” 做便民服务的“加法” 这个小镇有一套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