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位妈妈陪儿子写作业被气到脑梗住院,苏州一位家长为了不陪孩子写作业已在朋友圈公开“送娃”……“ 陪娃写作业”让家长们吐槽不断,也真实反映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焦虑。
11月19日,一条有关”家庭教育“的新闻引发关注:江苏立法反对”丧偶式育儿“,父母应共同履行家庭教育义务。
在辅导孩子功课上,本市五年级家长徐女士一家最近找到了”平衡之道“:爸妈分别担任理科、文科家庭教师,两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徐女士说,.明确分工后,家庭氛围一派祥和,娃也有了长足进步。以下是她的讲述——
讲述人:徐女士/儿子在钟楼区某小学读5年级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有个“建议男子60周岁,女子55周岁结婚”的段子,我转发并评论说“夫妻俩就不用为辅导孩子功课而引发矛盾”。
此前,因为娃的学习,我和老公不时“互相伤害”。
先说说小朋友,曾经的中等生一枚,理科上没有遗传老爸的高智商(老公读书时一直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物理竞赛),文科上也没有随我(捂脸)。
升入4年级后,课程难度加大,儿子写作业时经常遇到麻烦,有时做不出就急哭了,“火爆星人”老爸就劈头盖脸开骂,他认为遇到难题就就掉眼泪没有男孩子的担当。可我的想法是“小朋友做不出题也难过的,再骂更加剧他的心理负担”,所以经常上演“连环骂”:老公骂儿子,我骂老公。
类似的情况经常有,老公陪默写词汇不走心,家里默过的第二天到学校还会出错,我肯定生气呀;我呢,辅导数学时有时方法过于复杂,有时直接做错,被老公说“坑娃”,双方又不开心。
四升五的暑假,身边娃都去学奥数,我也坐不住,但报班的念头被老公阻止了。他说,机构教奥数不科学,或者提前抢跑或者让孩子死记硬背公式。争吵几次后,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各自做擅长的事,他当理科家庭教师教奥数,我负责语文、英语的陪读(心虚如我,给娃报了这两门的校外培训班)。
这学期开始,儿子开始上晚报托,晚上到家后再进行一个小时的语数外提优,奥数半小时左右,英语、语文阅读各20分钟,理科、文科家庭教师轮番上场。
老公还是很尽责的,专门买了奥数教程认真备课,儿子刷完《举一反三》后再接做奥数题,遇到难题求助老爸。有一回,老公在一道题上讲了两个小时,然而娃还是不明白,他摒住不生气,第二天重新分析找适合娃的解题思路。因为我早就提醒过他:孩子听不懂,只能怪大人讲得不透彻。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儿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在实操中增强。
相对来说,我这个文科家庭教师就有些“务虚”了,基本是儿子自主阅读,我就在旁边看看书。期中考试前夕,两位家教“”抢课“,我先安排儿子读英语,老公见缝插针出数学题给他做,颇有些“大考前”体活课被主科老师占用的感觉。
半学期陪读还是有用的,尤其是数学进步明显,升到班级前几名,老公功不可没。
现在,我俩已达成一致:功课一定要在愉悦中完成,否则必然鸡飞狗跳。与更多的爸妈共勉吧。
(来源:常州晚报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