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国水晶之乡,街头散卖,宝石难放光彩;今天世界水晶之都,内引外联,产业做大做强,东海以水晶为媒,绘出了一幅靓丽的开放画卷。
1991年的国庆节,东海举办了首届水晶节,300多米长的菜市街上摆满了各式水晶饰品摊位,当时仅有4万多人的小县城一下子涌进20多万男女老少,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其中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客商。
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穆道俊:当时宾馆饭店全部爆满,客商来了四千多人,营业额达到4.6个亿。
守着晶矿过穷日子,曾是改革开放初期东海人最真实的写照。首届"水晶节"作为一道分水岭,吹响了东海依靠资源优势脱贫致富的号角。"水晶节"后,东海水晶城一期工程很快开建。68个商铺,近800个大棚摊位,曾经的满大街摆摊设点、逢集开市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晶商户王慧的妈妈1992年开始做水晶,一开始自己打磨几条链子,挂在手上走街串巷地卖。水晶城开业后,她租了固定的摊位,靠水晶撑起了一个家。王慧长大后,也从事起水晶生意。2016年,投资32亿元的新东海水晶城建成投用,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专业交易市场。王慧买下一个新店铺,生意越来越红火。
水晶商户王慧:从以前妈妈加入这个行业开始,每天只有几十元的收入,到现在每天能达到几十万元的收入,可以说,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带动了我们东海水晶产业的发展,我们全家也是因为经营水晶这一块而富了起来。
30年间,近30万东海人投身水晶产业淘宝掘金,近十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水晶产品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如今在东海,水晶网店已有2万多家,线上线下双剑合璧,真正地实现辐射周边、布点全国、对接世界。涵盖原石采购、水晶加工、创意研发、市场销售、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链已经形成,水晶产业年交易额达170亿元。(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继明 王浩宇 孙运禄 徐晗 编辑/刘瑷辉)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