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野徐镇仲联社区,秩序井然,环境靓丽……这种祥和氛围及勃勃生机,背后有着社区党总支书记乔增富的一段感人故事。
60岁的乔增富是土生土长的仲联村人。在1999年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是野徐镇办企业的厂长。而曾经的仲联是远近闻名的“三多”村,集体债务多、农民税费欠缴多、村里矛盾多。没有一条像样村路,老百姓特地编了个顺口溜:“到了仲家荡,路上好栽秧。”
上任伊始,乔增富便骑上自行车走村入户调研,摸清村级“家底”。很快,他发现村里有不少闲旧置厂房、鱼塘等资源,由于长期管理涣散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于是,他从这些闲置资源入手,拟订规范的租赁合同,统一对外招租。1999年10月,一举签下了13份租赁协议,当年创收6万多元。
为了筹到更多的钱,乔增富不畏严寒酷暑,不停地跑政府、拜部门、访能人。认识乔增富的人甚至这样跟他开玩笑,“为了筹钱,你当厂长时的‘脸面’都丢了。”乔增富说:“村容村貌就是我的面子,村民生活好了就是我的里子。”而通过多方努力,乔增富先后筹到150多万元,4.6公里村庄道路“三纵两横”建设全面拉开,并且先后修筑4座钢筋混凝土农桥,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与此同时,乔增富还充分利用多年经营企业积累起来的人脉资源,先后引进方正数控、锦竹工业用布、华夏机械、泰源机械等6家企业。仅用几年,当年的“落后村”变为“先进村”,2003年不仅化解全部债务、农民纯收入翻番,而且在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评比中荣获综合一等奖。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2003年,乔增富的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家人、朋友、同事纷纷劝他放下村里工作,歇一歇,专心治病。然而,他认为,村里才刚有起色,这是个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就这样,乔增富边保守治疗,边关注村里的发展。2005年,乔增富病情加重,不得不进行换肾手术。“那段时间,我躺在病床上,好多村民都跑来看我,这让我十分感动。我觉得这书记没白当,再苦再累也值了。”
2009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仲联村由高港区划归泰州医药高新区,2010年由村变更为社区。园区各大行政服务机构以及大华锦绣华城、汇鸿香榭、华盛香樟湾、世纪家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社区内,大量的征地拆迁、安置保障、项目推进工作纷至沓来。2014年,辖区内双语学校及配套区搬迁项目正式启动,涉及社区近100户居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乔增富当仁不让地挑起了这一重担,他不分白天黑夜,进组入户,宣传拆迁政策,安抚村民情绪。他曾多次与拆迁户交流沟通至深夜,而每次熬夜,他的腿都会因排异反应浮肿得发亮。最终,历时两个多月,近百户拆迁户全部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按时腾空交房。
“乔书记一点不像六旬老人,无论是以前的农村工作,还是现在的城市社区工作,他总有各种创新求变点子和办法,不断把社区工作向前推进。”仲联社区居委会主任乔亚军说。近年来,仲联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2007年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04年、2011年荣获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泰州市评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乔增富也于2015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评为“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
(来源: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