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徐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徐州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截至15日,徐州市已完成自查自纠阶段任务,即日起进入综合执法阶段↓↓↓
↑↑执法检查进行中↑↑
四类专项治理重点
● 重点规范语文、数学、外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
● 集中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安全隐患、教学内容、师资聘任、竞赛考试、招生宣传、收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
● 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 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八个一律”刚性要求
● 对不符合国家和省市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和设置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停业整顿。
● 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停业整顿。
● 对已领取营业执照,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停业整顿。
● 对“超标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的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吊销办学许可证。
● 对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一律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 对在学科知识培训中聘用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或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培训活动的,一律停止其承担的学科知识培训教学任务。
● 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收费项目及标准未公示等违规收费行为的,一律退费整改。
● 对存在虚假广告或招生宣传不规范的,一律依法予以处罚。
综合执法五大要点
按照省、市部署,11月15日要完成自查自纠阶段的任务,11月15日-12月15日进入综合执法阶段。工作重点包括:
一是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销号制度。(建立市、县、镇三级治理网络,明确每个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责任人,合格一个销号一个,关停一个销号一个。)
三是开展市级督查。
四是建立党建指导员和责任督学制度。
五是坚持堵疏结合,尽快完善中小学弹性离校和校外服务制度。
目前已关停取缔129家违规机构
专项治理开展以来,截至11月9日,徐州各县(市)区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897家,其中涉及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1405家。市教育局研制校外培训机构报表,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数据库,建立销号管理制度。
全市综合执法次数共349次,执法人次2563人,发放整改通知书1348张,处置培训机构1262家。没有问题机构143家,正在限期整改机构1099家,关停取缔机构129家。
发现违规培训机构请拨打这些电话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