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出炉的《2016年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榜单中,扬州以80.64分跻身“2016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十强,位列排行榜第八,是江苏省唯一进入这一榜单十强的城市。记者14日从扬州市环卫处了解到,扬州环卫工作又有大动作,正在启动编制《扬州市主城区步行“十分钟如厕圈”规划》,让人们“方便”将更方便。
编制“十分钟如厕圈”
让人们“方便”将更方便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扬州环卫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众多先进的环卫设施建成和良好的环卫事业管理体制,为保障扬州市容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扬州近年来被陆续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前提。由于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与人口规模、外来游客的持续增长,环卫设施配套标准日渐提高,公厕设施建设也应当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编制《扬州市主城区步行“十分钟如厕圈”规划》也势在必行。规划要求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资源、发展、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近远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对公厕以及其他环卫设施的建设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
“目前,在主城区的公厕总量虽说不算少,但客观上存在很多不足,通过该规划的编制、实施,让人们步行10分钟内就能找到公厕!”这位负责人表示。
分布不均衡、标志不完善
导致“如厕难”
这位负责人介绍,包括江都城区在内,目前市区共有公厕502座,老城区、文昌商圈、旅游景点等地方的公厕密度,已远远超出“十分钟如厕圈”的标准,其中有285座分布在广陵区。对照“十分钟如厕圈”标准,主城区其他区域则难以达到这一标准。如今年新建西延到翠岗路的杨柳青路全线,从扬子江北路到翠岗路全线约六七公里路边,没有一座公厕。
同时,有的地方虽说建有公厕,可由于没有公厕标志或标志被遮挡、不明显,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导致“如厕难”。14日下午,记者到文昌商圈探访发现,这一区域公厕密度比较高,完全达到了“10分钟内找到公厕”的密度,可由于公厕标志缺失或不明显,还是让人感觉厕所少。
多方面入手
让人们10分钟内找到厕所
市环卫处的这位负责人介绍,《扬州市主城区步行“十分钟如厕圈”规划》制定后,环卫部门将按照规划做好实施,通过独立新建以及在建设停车场、综合体、口袋公园时配套建设等多种渠道,增加厕所数量,同时做好导厕牌的完善工作,让人们如厕更方便。同时,他们还将进一步推动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工作。到目前,扬州市沿街单位已有86家内部厕所对外开放。
“小厕所,大民生”。今年,为深入推进厕所改革,方便市民和游客如厕,根据扬州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3号文件和“三路一环”整治要求,扬州成立“厕所开放联盟”,印发了“方便他人、共建文明”倡议书并组织人员成立宣传队伍向沿街有厕所的单位发放倡议书,宣传、动员各单位加入“厕所开放联盟”。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