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前,淮安女子银行卡里多了52万,传说中的锦鲤?

2018年11月14日 11:22:51 | 来源:淮海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2万元意味着什么?

它或可用来作为一套房产的首付;

它或可是一辆豪车的售价;

它或可是你数10年工作后的积蓄;

而当这个数字突兀的出现在你的银行卡里,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52万元巨款从天而降

  11月9日17时37分许,宋女士和往常一样在公司忙着整理工作材料,这时放在一旁的手机“嘟”的一声收到了一条信息。

  由于工作较忙,宋女士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跳出的短信提示,似乎是收到了5200元的转账。特殊意义的数字再加上临近“双十一”的购物节日,宋女士最开始以为是老公为自己准备的“购物基金”。和同事说起的时候,宋女士还笑着说到:“我老公还蛮识相的啊,知道要双十一了,主动给我银行卡打了5200元钱。”

  话刚说完,宋女士便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张卡是我们用来还房贷的卡,他平时不会打钱到这张卡上啊?”带着这样的疑问,宋女士重新打开了手机短信内容。“一个0,两个0,三个0,四个0!足足52万。”宋女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在确定没有看错后着实被这笔“天降横财”下了一跳。

  “数额这么大,肯定不是我老公打过来的啊,一定是别人打错了吧?”在和同事讨论后,宋女士猜测这笔钱应该是别人错打到了自己的账户上,“会不会是别人的救命钱?打错款的人一定很着急吧?”没有惊喜,宋女士当时只有焦急和担忧,于是给老公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自己刚刚遇到的情况,宋女士的老公开始并不相信,觉得就是一个无聊的诈骗信息,纯属子虚乌有,随后,宋女士前去附近的ATM机上查看到52万元的余额后,证实了确实是“天上掉钱了”。

  怎么办?这是摆在宋女士夫妇面前的一个最大问题。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宋女士拨通了“110”报警电话。“这笔钱确实很多,但它不是我们的,打错钱的人现在一定很着急,我得及时还给他。”这便是宋女士唯一的报警原因。

  多方询问核实终于找到巨款来源

  报警后,联盛广场警务站的民警了解到了宋女士遇到的情况。由于当时银行已经下班,且之后两天是周末,银行网点休息,民警建议宋女士周一去银行查询这笔款项来源,再进行退还。宋女士返回家中后,只要一想到错打款者的焦急便会跟着担心起来。

  当晚9时许,宋女士散步时突然想到可以通过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来查询打款人的资料信息,通过查询,宋女士得知,巨款原来是以一位周女士贷款放款的名目,通过该银行的某个(深圳路)支行打过来的。听到这,宋女士心中大概有了眉目,“因为自己前不久买房时做贷款,就是在这家支行做的,会不会是他们的贷款经理给弄错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11月12日早9时许,宋女士来到该行找到了相关业务负责人,通过比对核实,最终确定了这笔款项确实是周女士在该行做过贷款之后的放款款项。52万元的出处终于水落石出,宋女士也松了一口气,拿出一早准备好的相关证件当场办理了转账手续。

  银行贷款经理操作失误 误填客户信息

  钱退了,心里踏实了。可这笔钱究竟是怎么打到了自己账户上的?宋女士心中还是有着疑惑。

  银行工作人员解释,原来,帮宋女士和周女士做贷款的是同一个贷款经理,恰巧两人又是在同一个小区买的房,在做周女士贷款时,银行的贷款经理便从宋女士的档案中复制粘贴了一些资料,谁料到竟把宋女士的银行卡号粘贴在了开发商的打款账号里,最终才弄出这场“乌龙”事件。

  事后,该银行负责人真诚地感谢了宋女士“拾金不昧”的行为,并表示今后一定加强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警方提示:不当得利有义务返还

  虽然本次事件中宋女士向我们广大市民充分展现了一个新淮安人的美好品质和形象,但是不排除今后仍会有一些人经不住天降巨款的诱惑。银行卡中被陌生人转入现金,而致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构成不当得利。

  民警介绍,不当得利是属民事范畴的概念,不当得利人有义务及时返还不当得利物。如对方拒不交还的,则可能构成侵占罪,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如果是你的银行卡里

突然有了一笔巨款

你会怎么办呢?

  (来源:淮海晚报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