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秋冬大气污染怎么治?江苏立下这些“小目标”

2018年11月13日 12:31: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了《长三角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方案》总体思路是全面完成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秋冬季期间(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

  根据方案要求,江苏将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发力: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2018年12月底前,江苏省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完成化工等行业企业67家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全省压减粗钢产能80万吨、水泥熟料产能18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60万重量箱,加大沿江地区和环太湖地区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和重组一批)专项行动。

  2.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2018年江苏省淘汰44万千瓦燃煤机组。

  2018年12月底前,江苏省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城市建成区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燃煤锅炉379台、6697蒸吨;完成165台、22372蒸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3.积极调整运输结构

  2018年12月底前,江苏省131家企业不得汽运煤炭和矿石。在严查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南京、苏州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达到55%、50%。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2018年底前,江苏省建设7385个公共充电桩。

  4.优化调整用地结构

  自2019年1月起,生态环境部每月向社会公布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降尘量监测结果;各省(市)每月公布区县降尘量监测结果,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

  5.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

  2018年12月底前,江苏省完成1126万吨产能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6家企业的提标改造以及完成434家无组织排放改造任务。

  此外,江苏还将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动重污染城市落实冬季生产调控措施、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等方面深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陈超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