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10岁男孩花2万元做视力康复,“疑似近视”变成200度真近视

2018年11月13日 07:18:02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视是不可逆的,花再多的钱康复都没有用!”扬大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朱晓宇表示。不久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各地一些视力恢复机适时推出五花八门的产品和疗法。市区10岁男孩小涛(化名)疑似近视,父母花了近两万元为其做了一个疗程的“视力康复”后,视力度数非但没有减少,去医院检查后,双眼查出200度近视,戴上了小眼镜。

  小涛在市区的一所小学上三年级。上半年,他的父母有一天偶然发现孩子总喜欢眯着眼晴看东西,带他到附近的一家眼镜店一查,说孩子有些近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戴上小眼镜。”通过网络查询,小涛的父亲陈先生(化名)特地带他去外地的一家视力康复机构。

  检查的结果也不理想,工作人员表示,孩子眼睛确实有些近视,但是可以通过视力矫正的方法来恢复原先的正常视力。陈先生一听很高兴,当即交了近两万元治疗费。“那段时间真蛮折腾的,基本一周开车去一趟。”而工作人员对小涛的治疗,有穴位按摩,有视力训练等。

  一个疗程结束后,陈先生发现小涛的视力还是有问题。“有时好像还是看不清东西,眼睛眯得更厉害了。”失望之下,陈先生带小涛去医院检查。“通过我们散瞳验光,发现孩子双眼近视有200度,就是近视眼。”朱晓宇说。

  对于这个检查结果,陈先生夫妇非常吃惊。他们没想到,花了高昂的治疗费,换来的竟是这个结果。朱晓宇表示,所谓的视力康复机构,许多年前就有了,名目繁多,价格昂贵。

  那这些视力康复机构究竟有没有用?对此,朱晓宇明确地表示,近视是不可逆的,也不可能通过所谓的训练恢复到之前正常的视力。这种视力训练,在专科医生看来,其实训练的不是眼睛,而是大脑。朱晓宇解释,这其实是通过训练使得“相同近视度数的人”测出了“不同的视力”,其原理来自于我们的“大脑的模糊适应现象”。“我们的视网膜在焦点处成像是最清晰的,但在这个焦点前面和后面的一小段距离里,成像也是相对清晰的。如果视网膜能接收到这段焦深范围内的光线,大脑也会识别为‘清晰’。”

  可怕的是,其中很多训练方法需要高强度的用眼,与“减少眼睛疲劳”的近视防控原则背道而驰。许多患者训练后视力“变好”了,但近视度数比原来还高。慢慢地,近视加深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大脑能容忍的范围,就再也看不清了,视力就会断崖式下降。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杨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