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2006年,泥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徐州,有这么一位泥塑艺人郝敬明,他从小就痴迷泥塑,创作出的泥塑作品,备受好评。
一块不起眼的泥巴,在郝敬明的手中,几经雕琢,就成了一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郝敬明说,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泥塑艺人,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泥塑这门艺术深深喜爱。
在郝敬明的工作室,一间十几平米小房间内,桌子上、架子上,摆满了惟妙惟肖的"小泥人",耕地、播种、收麦子、庆丰收等农耕场景,被这些"小泥人"表现得活灵活现。郝敬明说,他这500多个泥塑作品,大多是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物为主题,展现徐州老百姓的故事。
泥塑朴素沧桑的感觉,特别能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其中一件老人背柴的作品,既展现出了五六十年代生活的艰难不易,又有老人对生活的热爱,郝敬明说,每每看到这副作品,总能对生活燃起希望。
说到创作的诀窍,郝敬明说,泥塑人物的表情一定要生动,思想活动也要有所体现,做形容易做神难,形神兼备才是雕塑的最好境界。
郝敬明说,他和泥塑打了半辈子交道,对于这门艺术,越坚持越热爱。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让泥塑艺术发扬光大!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卢井霞 编辑/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