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四军,
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新四军战士金戈铁马,冲在前线,
为营造如今的幸福生活,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精神,
代代相传,令人敬仰!
你可知道,
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
曾经在盱眙县黄花塘镇境内
驻扎了两年又八个月,
并为争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翻开历史的画卷,
忆往昔峥嵘,
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新四军军部移驻
盱眙县黄花塘村境内
直至抗战的全面胜利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淮安市盱眙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境内。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于1943年1月10日移驻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境内,直到抗战的全面胜利,历时两年又八个月,这是新四军军部在一地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
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之所以选择在此驻扎,是因为这里原是新四军二师师部所在地,群众的基础比较好,西有延绵的山丘,北有洪泽湖的芦苇,为新四军的战时转移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
在“红色教育”基地
学习“铁军”精神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弘扬新四军的历史文化,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3月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军部旧址又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的馆名由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
参观新四军文化艺术馆
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新四军是一支有文化素养的部队。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经历了数百次的战斗和战役。在烽火硝烟的战斗中,新四军的文化艺术活动像一股强劲的东风,撼动着华中抗日大地,给人们送去了美好的精神食粮,唤醒民众,积极投身抗日,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革命斗争中的两杆子,即“枪杆子”和“笔杆子”。新四军的文化艺术活动和新四军的成立同时兴起,为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忆往昔峥嵘,
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会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