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昨天(11月7日)晚上,江苏人自己的诗会——《我们走过四十年》首届“中国江苏·扬子江诗会”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大剧院华彩上演,座无虚席,收获表演嘉宾和观众一致好评,大呼过瘾!
太过瘾:让自己快乐、成熟
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配音女王”丁建华表示,在舞台上朗诵太过瘾:“舞台非常漂亮,音乐也非常优美,诗作又特别有底蕴,特别切题,加之又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大庆,感觉把所有的喜事好事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朗诵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太过瘾,自己也成熟了很多。”
丁建华告诉记者,此前来江苏参加过多场朗诵活动,但这样的诗会是第一次。“江苏是一块诗歌宝地,每次来都信心满满,不怕没有观众,只怕自己朗诵不好,所以非常努力地做好每一篇诗歌的表达。我今天朗诵的《山雀子噪醒的江南》就是讲江南风情的,看似小桥流水才子佳人,但是它表达了一种百姓的情怀,一种爱家乡的情怀。舞台之外的就是让我们江苏的百姓,能够为自己生长在这块地方觉得骄傲和自豪。”
好洋气:网络直播年轻人更欢迎
张誉允和高仲轩等六位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共同演绎了创意诗朗诵《四十年片段与永恒》。能够在这样一场艺术盛宴和众多名家同台,同学们开心坏了,对他们而言,无论是朗诵技巧到背稿的状态,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除了舞台运用了全息投影等高科技,诗歌的演绎方式也让人耳目一新。扬子江诗会在我苏网、荔枝新闻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开始前,高仲轩就转发给了同学和家长,一下舞台他就迫不及待点开观看。他说,平时他们会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创新诗歌的表现形式,比如制作配音秀等,新潮的传播方式更适合年轻学生,也会让更多人了解诗歌,爱上诗歌!
有冲动:埃及小伙梦想是写中文诗
诗歌,是人类表达思想、沟通内心的媒介。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无论使用着什么语言,诗人们的情感都是共通的。四位外籍友人合诵的《路之韵》让观众感受到有朋自远方来的愉悦。
埃及小伙Ahmed Magdy(中文名:白云)学习中文四年,在埃及时经常参加孔子学院的朗诵比赛。来到南京一年,他去了江苏的很多城市,他觉得江苏是一个特别适合写诗的地方,到了很多地方都有灵感。他钟爱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白的《月下独酌》,诗会气氛太好,让他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己也要写一首中文诗。
最自豪:这是我们江苏人自己的诗会
诗会现场座无虚席,张熙昀是夫子庙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女儿在台上演出,她就带着小二子在台下观看。
“今天从序幕到终曲,让我感到很振奋。我觉得作为一个江苏人能够自己举行这样高水平的诗会,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张女士说。
打开窗:给孩子种下诗歌的种子
诗以言志,以诗会友。王天羿和乔欣妤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平时就爱好诗歌的他们相约而来。他们告诉记者,诗会上有些他们熟悉的诗词,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念起来!这里不仅有大家名家,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小学生,甚至还有机器人朗诵诗歌,他们特别喜欢这样的诗会。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刘亚男老师带着该校“能豆豆诵读园工作室”的学生们来到现场,刘老师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校外实践课,舞台上的朗诵,让大家找到了诗不一样的美感,尤其是叩击到他们的内心,为他们打开一扇窗。
相关报道敬请关注今晚21:30江苏教育频道《江苏教育新闻》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杨慧 史斌燕 编辑/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