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届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今天(11月6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比重超过30%,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第一大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一批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这些创造很多都是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和中国的企业一起创造的。
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优化。
从贸易方式看,初期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做加工贸易,现在这部分的比重在逐步降低,一般贸易比重呈上升态势,从2001年的8.1%,提升到2017年的28.5%。
从经济类型上看,内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12.7%提高到2017年的32%,提高了19.3个百分点,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为近年来产业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出口比重由2005年3.4%提高到2017年的24%。
那从区域布局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由东部沿海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向四川、重庆、安徽、陕西等省市,成为新的一批产业发展基地,对外贸易呈现东中西部各段所强。
从市场结构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拓展东南亚、俄罗斯、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力布局的出口市场结构。
比较令人振奋的是,从市场竞争与合作看,我国的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世界品牌价值和战略执行公司发布的《2017年全球五百强》这份报告中显示出,像阿里巴巴、华为、腾讯这些企业都已经进入到前五十名,根据去年中国出口品前三十强排行榜以及报告显示出,联想、小米等中国品牌海外影响力在日渐扩大,在2018年CES展览中中国品牌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BAT、华为、中兴、TCL、创维等企业与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等国际企业同台竞技。
国际分工方面,我国正在从跟随代工角色向着创新引领的角色变换过程中,在上游有很多落后的产业。在手机、彩电、语音交互和无人机行业中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行业地位不断提高,在前沿领域,5G技术、网络架构等技术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面对未来,世界经济还在保持一种复苏的势头,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继续增长,中国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结合当前国际范围内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投资热忱持续高涨,这些因素综合考虑,预计2018年-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发展稳中向好的势头还是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记者/江苏新闻广播 进博会前方报道团队 编辑/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