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镇江丹阳的江苏天工集团专注于特种工具钢生产。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天工的年产能却仍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速钢制造商。其中的奥秘就是坚持自主创新。
来到天工国际,国际贸易部部长鲁荣年欣喜地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天工国际外贸出口实现11884.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2%。
江苏天工国际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部长鲁荣年:出口外贸的局面,增长的速度是非常猛,几乎每年是40%到50%的增长速度。
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得益于天工一系列先进的冶炼技术,使其产品可以做到不可替代。
江苏台记者沈杨:我现在手上拿的是一个锯条用钢,这是位于丹阳的天工集团生产的M42双金属锯条用钢,镜头可以推上来看一下,之所以叫双金属,是因为它的锯齿跟钢板部分是通过焊接连在一起的,但是我们仔细看却没发现焊接痕迹。
2014年以前,我国的M42双金属材料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在近三年的研发时间里,天工研发机构经过多达百次的试产、检测、分析完善、再试产,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领先的冶炼技术,使得金属中氧、氮等指标均接近于纯净级别,实现M42双金属的国产化,可以取代进口M42材料,还能出口到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2017年,在世界权威SMR钢铁、金属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的全球排名中,天工集团跻身行业第三。
江苏天工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锁军:在工艺上不断摸索优化,在人员培训上加大投入,我们也引进了很多的科研院校,帮助我们的生产现场一起研发。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离不开政策的配套支持。丹阳市根据江苏"科技创新30条"中"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释放创新潜能"的要求,出台科技条件建设专项计划,层层落实、做细,推动天工集团建设镇江高性能模具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机构,将帮扶政策真正落到研发人员和企业家头上,助推涌现更多自主创新成果。
镇江丹阳市科技局科技条件与金融科科长谭忠辉:增设高端研发专用设备补贴专项,对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每年进行绩效评估排序,分别给予资金奖励。
为推动制造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目前,天工正在新材料领域积极探索,今年初投资5亿元开始建设国内首条粉末冶金生产线。粉末冶金材料工艺能耗低、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是国际公认的高端科技材料,这也是天工致力于开拓高端市场,参与更广阔国际竞争的重要一步。
江苏天工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小坤:一个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要在世界市场上有话语权,唯有创新,尽管我们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我们有社会责任,在创新的路上,在材料创新的路上做好自己的事情。(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沈杨 亓晨)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