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城街道一角
陈晓敏上班的“坐骑”是一辆红白相间的电动自行车。早上7点,她会准时来到小区门口的公共电踏车停放点,扫码开锁骑车上路,并很快把一同出门还在等公交的邻居们甩在了身后。
作为江苏沭阳县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项做法,目前主城区已经布下5000余辆这样的公共电踏车。值得称道的是,人们频繁使用却停放有序。此外,还有环境优美的精品街区、色彩斑斓的城区道路、规范有序的停车场地等,都显露着这座城市的品位。
近年来,沭阳县把县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拉动县域经济崛起的龙头,以“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全面改造了一座老城,合力打造了一座新城,快速崛起了一座工业城,城市规模翻了一番多,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城市集中居住人口增加到了35万人,城市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提升改造后的沭阳南京路
街区“蝶变”
在城市建设中,沭阳树立精心、精细、精品的“三精”理念,用“家庭客厅”的标准来打造“城市客厅”。
南京路曾是沭阳县城商业繁华、人气集聚的地标性商业中心,沭阳人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怀和记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一些综合商业体的驻入,群众对街景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当地以问题为导向,从道路铺装、景观绿化、店招店牌、建筑立面、城市家具、夜景亮化等6大方面进行全面改造,将南京路打造成为有底蕴、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街区。
今年以来,沭阳在城区3.12平方公里开展城市管理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区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着力攻坚城市管理重点难点,深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沭阳县从临街牌匾、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入手,对门头牌匾、横幅、户外广告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对未加审批、违章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予以拆除。“这里的广告牌早就该拆,这样看起来才顺眼。”在永康路和迎宾大道交汇处,家住奥韵都城小区的居民张先生指着假日酒店已经拆除的广告牌位置说。
“汽车乱停乱放现象没有了,路面更宽了,行人也更安全了。”在沭阳县蓝天商贸城购物的居民胡先生表示,自城区路面停车场整改后,各商业广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真正实现了还路于民。据了解,该县对核心商圈进行停车场专项治理,全面取缔了万得福、久盛百货等7个不规范的地面停车场。“不仅要让车能够规范停放,更要让人能有路走、按道行,保障城区的道路通畅。”县公安交巡警大队民警徐子清说。
沭阳县城街景
“绿色福利”
道路是城市的经络,道路绿化是城市的风景线。沭阳坚持绿化惠民理念,加大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加强道路绿化、公园广场建设改造,努力建设绿色宜居城市,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近年来,沭阳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紧紧围绕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及省委提出的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深化“四个城市”建设,以特色景观工程、公园景观工程、水体岸线工程等八大工程为要求,打造独具花乡特色的“花园城市、花木之都”,城市绿化率超过45%,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
今年以来,当地通过点、线、面全面结合,积极构筑林路相连、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园林生态体系。据介绍,沭阳突出“点”的开放,加快建设公共绿地,城市中心区按照居民出行500米步入公共广场或游园的要求,着力打造城市10分钟便民服务圈;注重“线”的流畅,积极编织道路绿化和垂直绿化网络;精益求精不断追求“面”的完整,全力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当下正值秋季绿化施工的有利时机,沭阳着力构建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道路绿化体系。“精塑街景风貌,不断提升街景的美感和实用性,提升城市彩色化,彰显城区景观特色,让群众出行便捷更舒心。”县住建局副局长陈怀阳说。
从杭州路的法桐到永康路的银杏,从上海南路的乌桕到珠海路榉树……城中有绿,园林相映,一路一景,引人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