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米风枵薄如缕 一碗待帝美名扬

2018年11月02日 13:26:48 | 来源:吴江旅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01/

  上好的长漾米  甜蜜的风枵茶

  太湖流域盛产稻米,江南百姓人家用米为原料做成的糕点茶食,可谓品种繁多。地处吴头越尾的震泽,历来有吃甜茶的习俗,当地人重情又好客,招待客人喜欢用甜食,不仅饱含甜蜜的情谊,也图个好口彩。

1

  ▲ 震泽齐心村的长漾米丰收在即,一片金黄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道特殊的茶点,主要原料就是米。用蒸好的米饭在热锅上抹成薄薄的锅巴片儿,食用时撒上白糖泡成茶,就是震泽当地最为常见的甜茶,名为风枵茶。

2

  “枵”(xiāo)这个字原意是用来形容织物稀疏而轻薄,米饭摊成的锅巴又薄又脆,好像风一吹就能吹走,故名“风枵”,这名字的来历有趣而富含意蕴。

3

  风枵茶在震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和食用历史,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的主妇们都会提前做好风枵,用来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品尝过太湖当地的风枵茶,并且交口称赞,因此,这风枵茶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待帝茶。

  /02/

  小小风枵茶  做法不简单

  震泽施家湾村有位施阿姨风枵做得好,我们有机会得以一窥行家老把式的风采。

4

  施阿姨的制作很讲究,先要用柴火灶烧好一大锅白米饭,米最好选震泽当地的长漾米,并且要淘净、浸透,使得米饭水分充足,如果烧得太干会摊不匀。

5

  随后,施阿姨用铜铲铲上一团蒸好的米饭,放进烧烫的铁锅里,开始用力往锅壁上摊。

6

  用力要恰到好处,摊出来的风枵才会薄而均匀,太厚易黄、太薄易碎,而这全靠手腕里力度的掌握。因此,做风枵可是个累人的力气活儿,即使大冬天也会摊个大汗淋漓。

7

  在干燥滚烫的锅壁上摊制如此富有粘性的大米,对火候的要求很高。火大了容易粘底焦黑,火小了会潮腻起丁,无法成为完整的一块。

8

  上好的风枵干爽透白,薄而均匀,干吃香脆可口,然而冲成风枵茶才是比较传统的吃法。

9

  小瓷碗里放上几片掰碎的风枵,撒上些许白糖,沸水冲下去,薄薄的风枵片犹如朵朵白莲盛开,浮上水面,沿碗边流转,香甜的气息袅袅而上,扑面而来。一口抿下去,绵软滑溜,甜糯的感觉充满整个口腔,幸福感简直爆棚。

10

  /03/

  品鉴四碗茶  畅享茶文化

  待帝茶不仅是震泽当地富有传统特色的甜茶,同时它与熏豆茶、水潽鸡蛋茶和清绿茶一起被称为震泽的“四碗茶”,是传统招待“毛脚女婿”上门的必备礼仪。

11

  震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这“四碗茶”肯定颠覆了众多资深老茶客对茶的理解,这里面不仅有传统的茶文化,更有震泽人的好客和热情。

12

  如果你没有品尝过这待帝茶,那绝对值得来震泽走一遭,亲自尝一下这入口的甜蜜和幸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