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办证了解一下?
我急用啊,要多久?
10分钟马上就好!
真的假的,我要真证啊!
真的,假的办不了。
这可不是办证广告,而是真真切切出入境护照办理。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关于出国办护照的故事。
让我们回到七十年代初
南京市公安局首次单独成立了一处外事接待室,也就是出入境的前身,仅仅开放了两三个窗口。它长这样:
70年代初首次单独建成了一处外事科接待室(楼)
当时出国可是一件大事,每周一、三、五对外办公,面见申请人,受理申请材料;二、四、六则要审核身份、走访单位、调查亲属等,整理一摞一摞的取证材料,签发一本护照通常需要至少30天的时间。
那时候,还没有出国旅游的概念,老百姓必须要有国外亲属或者友人的邀约才能出国,并且要提供一大堆的身份证明材料、关系证明材料以及使领馆公证过的邀请函。因为当时人们的观念和种种限制条件,南京全市每年出国(境)的人数总共在1100人次左右。
80年代的出入境办证接待室大门
1999年的出入境大厅
1999年的申办大厅
千禧年初
1987年外事接待室正式更名为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2000年迎来第一次迁址。新址在洪公祠1号,在美丽大厅的陪伴下,南京出入境事业蒸蒸日上,度过了艰难又甜蜜的15年,每年要签发三四十万本护照,最高的一天签发了2000份!
2000年,辞旧迎新告别老楼
2000年,外事科接待室迁至洪公祠1号
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公民出国境受理大队 惠玉正是一名工作数十年的民警,说起当年的洪武路,他很激动:“出国人数多了,但是我们地方小。有时候来办证的人拿着小板凳早上来排队能排到对面巷子的面条店!后来我们就提前一个小时开门,人还是多啊!办证大厅的压力很大。”
他们提前一个小时上班为出国的老百姓服务,每天早晨来都要检查桌上浆糊、笔、纸是否齐全,一天手动输入两三百个身份证号。
老版的护照和港澳通行证
2005年
出入境办证大厅由洪公祠1号搬迁至丰富路,变身为”拥有18个窗口的接待大厅,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政策让“出国旅游”成为时髦的潮流,全市每年出国(境)人数达到50万余人次。迅速增长的申请人让大厅越来越拥挤,每天人声鼎沸。
不少人觉得办理护照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首先你得先请上一整天的假,流程是:手工填写申请表(错一个字都要重填)→去马路对面录指纹→回大厅拍照→攥紧所有材料排队办理。
市民陈女士说,她曾为了办理护照,特意向单位请了一天的假,结果因为材料不全,还是没有办成,这假算是白请了。
办证高峰场面
窗口的民警们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一位长期从事窗口工作的老民警说,在过去的那几年,每天早晨只要一坐在前台,就会淹没在一大群老百姓中,根本没有喝水吃饭的时间,连去洗手间都争分夺秒,许多民警都落下了腰肌劳损、高血压、胃病、心脏病、喉疾等病根。
然而甜蜜又苦痛的日子已经过去
2015年开始
在南京市公安局的关心下,出入境管理部门又搬迁啦!白下路175号,三层整洁明亮的小楼。
现在办个护照要多久?呵呵!父母都说,真是今非昔比啊,现在的小娃娃们可再也体会不到我们当年办出入境证件的辛苦咯!从拍照到录入到办理,基本上10分钟就搞定了,七个工作日内护照就能到手,而且你可以选择邮寄给自己,不用再跑一趟!
从前拍照也要等很久的,现在近十台自助拍照机随时服务,坐在那儿身份证放好,就搞定了。只要电子版的照片,免费,要打印版的,20块钱。
一楼拍完照,就去二楼用机器填表,需要复印的资料都可以在二楼免费复印。年轻人驾轻就熟,手写板用得666。而且老年人也有绿色服务通道。
三楼就专门用来面授办理,排队的情况大大减少,窗口的效率也提高了。基本上跑一趟,啥都办全了。
2014年新版港澳通行证开始使用
护照也更新换代了,图为新版护照
更过分的是,现在办理港澳签注,一分钟就解决了。在全国范围内成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老百姓只要拿着港澳台通行证,就可以随时到配有港澳台自助加签机的24小时出入境受理点进行自助签注,1分钟即可取证,24小时服务。
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 王青介绍,出入境管理部门还建立“五公里受理网”,已设立23个出入境受理点,保证老百姓无论身处何处,五公里范围内都可以找到一个出入境受理点;率先增设加急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在原先四种加急条件的基础上增设了紧急出国(境)参会、临近出国(境)签订合同日期、临行前证件遗失损毁等,让出入境服务更加温暖。
看到这里,小编想说,我们都说“从前慢,现在快。”怀念从前的同时,也感恩现在生活的美满和便利。让我们向过去的不易说声感谢,向未来的甜蜜道声你好。祝各位小日子越来越好,转发此条“锦鲤”,大概率能够常常旅游玩耍!
(来源:江苏交通广播网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