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安实名“diss”抖音隐私政策 抖音:南京公安涉嫌造谣!

2018年11月01日 14:16:2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11月1号)早晨,“南京公安”公众微信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抖音,正在偷看你的生活》,发布不久阅读量就超过了十万加,引发热论。不过,随后抖音官方发布回复,称“南京公安”发布失实内容。

  今天(11月1号)上午7点41分,“南京公安”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将矛头指向了抖音的隐私政策。文章列举到,为何刷抖音会常常看到认识的人,甚至会标记通讯录备注,都是由于隐私政策中,允许将我推荐给好友的选项默认打开;不授权不绑定手机号就无法使用抖音;分享给第三方的隐私不受保护。

  记者按照该文章的做法进行了试验,确实会在推荐页面中刷到可能认识的人,部分会直接标注通讯录备注姓名,部分会标注多少个好友共同关注。读取用户通讯录,并且向其他人进行推荐,这种做法合法么?

  国皓律师(南京)事务所律师张丹燕表示,用户下载抖音之后,都必须进行一个授权。隐私政策里明确告知获取哪方面的个人信息,以及会将视频和信息进行推荐,如果不同意可以进行相应的关闭。所以说在法律上来讲,抖音规避了相应的法律风险。但是从用户体验上来讲,软件默认开启了推荐,对用户来讲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抖音的隐私政策中,表明将基于用户偏好推送广告。“南京公安”点出这些信息将被共享给第三方,而且并不适应于抖音隐私政策。360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解释,这种用户信息向广告平台共享,都会对个人信息进行脱敏,也就是对用户姓名和电话等个人信息进行去除。但是由于国内对于信息脱敏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一些信息安全保护能力薄弱的公司就会有漏洞。而几个企业共同组成广告联盟的做法已经十几年了,主要是共享用户信息,用于精准投放广告。但是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到底脱敏到什么程度,不少企业共享的信息,都可以被进行设备和身份识别。

  今天中午12点,抖音通过“抖音黑板报”对此进行了回复。在这篇名为《关于"南京公安"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失实内容的说明》的回复中,抖音表明,通讯录推荐好友是业界通行做法;通过第三方登录是用户自行选择的登录行为;"南京公安"在解读隐私政策方面涉嫌造谣,抖音是将用户的兴趣标签进行去标识化或匿名化的处理后与广告主共享,不涉及隐私信息,隐私政策不适用第三方平台是常识。在抖音官方回复后,南京公安发布的文章已被删除。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元国璋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