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为何是扬州人?口头禅“辣块妈妈”从何而来?金庸之子曾在扬州解密

2018年10月31日 11:27:04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侠”金庸去世,令人无比惋惜。他给大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鹿鼎记》是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其中的主人翁韦小宝就是扬州人。而且,和其他所有的英雄好汉不一样,韦小宝这个人物,可谓是优缺点并存,虽然有很多毛病,但是却让人恨不起来。

  那么,为何金庸先生会在最后一部作品中,将韦小宝安排在扬州?十多年前,金庸之子查传倜就曾在扬州解密过。

  金庸一生没来过扬州

  但是对扬州非常了解

  左一为韦明铧,右一为查传倜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回忆说,大约在10年前,金庸之子查传倜来到扬州旅游。当时,也有好几位扬州本地的作家学者陪同。那时候,韦明铧正在报纸上连载《大话韦小宝》。因为韦明铧也注意到,在这部《鹿鼎记》中,有大量关于扬州的描写,他就将这些内容进行摘录,并结合现实进行点评。

  在那次碰面中,韦明铧就提问查传倜,询问他知不知道,为何金庸先生会写韦小宝是扬州人?查传倜首先说,自己父亲一生之中,没有来过扬州,但是他对扬州非常了解。金庸住的时间比较长的城市,一个是上海,一个是香港。金庸平时又非常喜欢走近百姓,金庸在上海时,有很多扬州人都在上海做工,比如厨师、搓背工、三轮车夫,还有其他很多工种。长时间以来,金庸就和其中很多人都能说上话,都比较熟悉,还成为了朋友。这些扬州人给金庸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扬州人勤劳、善良、聪明、伶俐,而且扬州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都很强,这些都成为金庸创作“韦小宝”这个人物的原始素材,书中的韦小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他都是游刃有余。当然了,金庸后来又赋予了韦小宝其他的性格特征,让这个人物显得格外丰满,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查传倜一直都在说,父亲对扬州是非常向往的,而且他对扬州人充满好感。”韦明铧说道。

  韦小宝为何说“辣块妈妈”

  这其实是两句扬州人口头禅

  当然,韦明铧也对金庸先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在《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口头禅是 “辣块妈妈”,事实上,扬州人并不这么说。后来,韦明铧也分析,“辣块”其实是扬州人说的“哪块”,金庸先生听成了“辣块”。而“妈妈”则是扬州人受到惊吓或是表达惊讶时的口头禅,金庸先生在写作时,是把两句扬州人的口头禅连在了一起,就是书中的“辣块妈妈”。

  小说不止《鹿鼎记》提扬州

  宝应也在《射雕英雄传》中

  金庸对扬州可谓情有独钟,在《鹿鼎记》开场就有关于扬州的描写。而到了第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回,韦小宝飞黄腾达之后又一次来到扬州。

  其实,在《鹿鼎记》中,关于扬州的描写,还是和史实有很大关系的。在书中,接待的道台说:“扬州盐商有个姓何的,他家的何园,称为扬州名园第一。他有心巴结钦差大人,早就预备得妥妥贴贴,盼望大人光临。只是他功名太小,不敢出口。大人若不嫌弃,不妨移驾过去瞧瞧。”

  这姓何的盐商家财豪富,韦小宝幼时常在他家高墙外走过,听到墙里传出丝竹之声,十分羡慕,只是从无机缘进去望上一眼,当下便道:“好啊,这就去住上几天,倘若住得不适意,咱们再搬便是。扬州盐商多,咱们挨班儿住过去,吃过去,也吃不穷了他们。”

  那何园栋宇连云,泉石幽曲,亭舍雅致,建构精美,一看便知每一尺土地上都花了不少黄金白银。韦小宝大为称意,吩咐亲兵随从都住入园中。

  不难看出,这段描写,还是比较贴近历史的。尽管何园并非盐商所建,但是何园的精致,以及盐商众多,那是史实无误。在清代,扬州因为盐商聚集,富甲天下,盐商的园林说是“每一尺土地上都花了不少黄金白银”,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在《射雕英雄传》里,第十五回到第十六回,郭靖黄蓉来到扬州宝应,在这里遇到了欧阳克正欲侵犯程瑶迦,郭靖拔刀相助,洪七公也到来,将欧阳克打退。

  金庸曾在持志大学读书

  那是何家开办的学校

  为何金庸偏偏写到“何园”?或许和金庸自身的经历有关。韦明铧说,早在1924年,何家何世桢兄弟俩在上海创办了“持志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持志大学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年代,度过了十六个寒暑。秉承民族自强的精神,持志大学聘请了不少良师,也培育了不少英才。金庸曾在上海持志大学外语系读书四年,那段岁月对他的影响肯定很深。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郭文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