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盲人兄弟的残奥梦

2018年10月28日 16:19: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金坛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陆文凯,弟弟叫陆文旋,兄弟俩是南京盲人学校一对普通的大专生,而除了普通的学生身份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非常了得的名号。

  

  哥哥陆文凯和弟弟陆文旋,在很小的时候就检测出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兄弟俩虽然只能看到事物的轮廓,但视力缺陷并没有打垮他们,在训练场和赛场上,他们一样意气风发,奋力拼搏。在8月28号刚刚落幕的江苏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兄弟两人共收获3枚金牌、7枚银牌,而两人的故事更是被新华社关注报道。

  2013年,陆文凯和陆文旋参加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的集训选拔,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入选省队。而根据视障程度,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分T11级、T12级、T13级等不同级别,其中T11为全盲,仅有光感的级别。陆文凯陆文旋参加的比赛级别,正是T11级。

  兄弟俩都是中长跑选手,比赛项目互有涉猎又略有不同,陆文凯在速度方面更擅长,陆文旋则耐力较好。在2017年“华诺菲”杯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陆文凯陆文旋分别将男子青年组T11级1500米、男子青年组T11级5000米两枚金牌收入囊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选手。

  尽管陆文凯陆文旋迅速成为体坛的“小名人”,但他们始终坚持高强度的训练,一刻也不放松自己。

  盲人跑步和正常人不一样,需要领跑员充当运动员的“眼睛”。手臂这么长的一根领跑绳,领跑员拿一头,运动员拿一头,领跑员和运动员之间步伐需要尽量一致,跑的过程中不能拉扯绳子,并要求领跑员在运动员身后过线。

  短跑拼速度,长跑拼耐力。陆文凯陆文旋的长跑训练是30公里,这需要在操场上跑整整75圈,一圈又一圈的红色跑道,见证着这对双胞胎兄弟的成长。

  脚打飘,身体使不上劲,但这个过程必须要熬过去。

  除了操场上的训练,器械训练也必不可少,高强度的反复训练非常枯燥,但是兄弟俩面临的“拦路虎”却不仅仅是这些。

  伤病会影响到比赛的发挥,但对于中长跑,膝关节和脚踝处受伤也是职业病,尽快疗伤、防止伤痛反复发作,是兄弟俩必须面对和克服的。

  都说肌肉是有记忆的,一天不训练成绩就会慢一秒。因而虽然在南京读书训练,兄弟两人一年到头却只回家一两趟。

  兄弟俩的父亲曾是登上过“中国好人榜”的金坛民警陆旭东,对于儿子取得的成绩,他虽然高兴但也表现得分外低调和内敛,“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期待和心愿。

  训练之余,陆文凯陆文旋没有放弃过专业的学习,他们在南京盲校就读康复推拿专业,课余也会互相按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除了学习训练,兄弟俩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歌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让他们仿佛摸索到了宇宙的浩瀚和奥秘。而闲来无事的时候,陆文凯甚至还会弹上一曲吉他。

  赛道有终点,希望无止境。陆文凯陆文旋站在跑道上,奋力向前,冲向终点,也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赛场上不到最后的终点,谁也不知道谁是冠军,兄弟俩互相较着劲,向着“看不见的终点”默默努力,我们也为他们加油。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