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性腼腆,不善社交,在生人面前总是处于心跳和紧张之中。他们害怕聚会,担心人多,和别人约会前先在脑海里预演一遍场景,只有回到家,才会感觉到轻松自在。
和别人手机联系时,能打字说的事绝对不发语音,能语音说的事绝对不打电话,能在网上解决的事情绝对不出门。
扬州大龄剩女小梅(化名)就是如此~~
下班后常常宅在家中,不愿意和异性接触,与人交流时常常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医生检查发现~~
导致的原因竟然是……
大龄剩女“不想结婚”
竟是社交恐怖症“作祟”
家住扬州市区的小梅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工作六年。工作认真踏实,对同事彬彬有礼。但是她一直单身,下班后常常宅在家中,不愿意和异性接触。父母亲和她的同事多次为其介绍对象,她总以“不想结婚”回绝。父母亲为了小梅的婚事很揪心,眼看女儿变成了大龄剩女。父母四处托人做她的思想工作,小梅仍然拒绝谈婚论嫁。
在心理测试中,医生发现小梅存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在心理访谈中,小梅谈到自己的症结。小梅一直不喜欢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时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时间一长便出现面红耳赤、心慌意乱,担心自己会说错什么。小梅对于异性和领导特别恐惧,有时候说几句话便感觉有不详的预感。“我当时就想找一个洞钻进去,把自己藏起来。”医生诊断其有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来看看网友们的讨论↓↓↓
这些社交恐怖症的表现
你都“中招”了吗?
- 1 -
时常放空自己,然后就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
- 2 -
有人群恐,惧症人多的地方内心就开始变得焦躁不安,特别是在聚会的时候,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
- 3 -
听到电话、微信响第一反应是很烦,也不喜欢存通讯录。
- 4-
聚会中嘴巴用来吃而不是说话。
- 5-
想开口说点什么却突然觉得很累。
- 6-
远远看见不熟的人不知道该打招呼还是绕道走。
- 7-
明明自己很孤独,但别人约我吃饭唱歌都会拒绝,觉得自己宅家里最舒服。
八成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小梅患病,就是先出现心理亚健康
“其实人群中80%的人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扬州五台山医院心理科科主任周朝昀说,心理健康与躯体健康一样,也存在于动态变化之中。并且,各人有不同的心理免疫力,面对同样的挫折,心理免疫力强的人能轻松化解,但对于心理免疫力弱的人来说,如果心理不适应不能及时解决,会产生精神疾病。
“当出现精神卫生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时,要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尽早接受治疗。”周朝昀说,例如小梅患社交恐怖症,是先出现心理亚健康,由于没有积极干预,继而问题发展严重。
专家支招
缓解心理亚健康可以这么做!
一旦心理出现亚健康状态,该如何缓解?周朝昀建议,首先应该进行生活习惯和行为的调整,使自己的作息时间规律。其次,进行情绪调整能力训练,做到能够认知自己以及对方的情绪,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松弛训练,把一只气球吹大,然后将所感到的压力事项写在气球上,再用针把气球戳破,这样人便随之觉得精神放松下来。
如果对生活工作感到有压力,就要进行职业心理调整,判断自己是否能够从职业中发现乐趣,如果不能,便要发展出一项业余爱好,如打牌、下棋、摄影等。如果觉得自己有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便需鼓起勇气,尽快进行心理咨询,早日把自己从心理亚健康的处境里面抽离出来。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