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震国(右二)和志愿者进社区宣传无偿献血知识。
通州区先锋小学学生小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日子吃紧。而在9月开学后不久,他得知,有位跟自己同姓的蔡伯伯每年将资助1000元,帮他完成学业。
小蔡不知道的是,蔡震国伯伯还是位“献血达人”,27年参加无偿献血100多次,连续6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去年7月,蔡震国获评“江苏好人”。
27年144次无偿献血,用热血挽救生命
1990年,蔡震国参军入伍并入了党。1992年,从部队退役的蔡震国进入企业工作,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那年,小伙子21岁,他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何必吝啬呢!”
1997年,蔡震国下岗,成为一名货车司机,而他无偿献血的脚步却并未因生计而停下。2001年,当市中心血站发出“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倡议书时,蔡震国第一时间捐献了血小板。此后每隔半月,献血屋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27年间,蔡震国先后144次无偿献血,捐献全血4200毫升、血小板186个单位,献血总量达41400毫升。受他感染,女儿18岁生日那天,也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27年来,蔡震国用自己的热血挽回了许多鲜活的生命,让一个个濒临崩溃的家庭重获希望。
650多小时志愿服务,用真情温暖周围
9月27日晚6点,蔡震国准时出现在市区南大街的无偿献血车旁,参加夜采志愿服务。“很多人是第一次来献血,我们就主动上去关心,询问他有没有什么不适。”蔡震国说,一旦消除顾虑摒弃偏见,很多人都会把无偿献血这件好事坚持下去。
2010年6月,南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蔡震国成为其中一员。8年来,每周固定两到三次,他总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普及献血常识,招募志愿者。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1023人,组织志愿服务11000多人次。
平日里,蔡震国大部分时间都在货车里度过,但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参加志愿服务,“我的志愿者马甲就在电瓶车工具箱里放着,随时随地就能出发去服务。”“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截至今年8月底,蔡震国参加志愿活动651.5小时。
冠名基金扶贫助学,用爱心播种希望
2010年,蔡震国从电视上看到,通州金沙镇有两个湖南籍孩子,父母离异后被丢给了靠捡垃圾为生的爷爷奶奶,一家住在简易棚里。第二天,他赶到孩子们的住处了解情况后,主动负担起了他们每年3000多元的幼儿园学费。蔡震国的妻子也是工人,女儿在上学,夫妻俩的收入扣掉家用,每个月所剩无几。令他感动的是,妻子非常支持自己。除了学费,夫妻俩每月还额外给孩子们送去2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总要带上糖果、饼干和学习用品上门看望。
去年“六一”前夕,市慈善总会发布了市区60个特困儿童的节日心愿,蔡震国前往捐款并带上礼物。得知省妇联、儿基会成立了“爱心储蓄罐,传承好家风”公益项目,蔡震国自愿认领储蓄罐,每日投入一元钱,帮助困境儿童。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能做一两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蔡震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上个月,市慈善总会设立小额慈善冠名基金,蔡震国将此前积攒的五六千元慰问金拿出来,自己又贴钱凑足12000元,冠名“一滴水微慈善基金”。9月21日,他向基金提交用款申请,资助通州贫困生小蔡。未来,他打算用基金再资助1-2个困难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来源:南通网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