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达人”蔡震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2018年10月22日 06:58:38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闻故事


蔡震国出资12000元,冠名市慈善总会“一滴水微慈善基金”

  通州区先锋小学学生小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日子吃紧。而在9月开学后不久,他得知,有位跟自己同姓的蔡伯伯每年将资助1000元,帮他完成学业。

  小蔡不知道的是,这位伯伯还是一位“献血达人”,26年参加无偿献血100多次,连续6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身上还有南通市慈善形象大使、最美红十字人等多个荣誉,并在去年7月获评当月“江苏好人”。他叫蔡震国。

  26年144次无偿献血,他用热血挽救生命

  1990年,蔡震国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并在部队入了党。次年,当地血站走进部队,安排他们义务献血。遗憾的是,由于紧急任务,蔡震国错过了那次献血。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关注献血常识。1992年,从部队退役的蔡震国进入企业工作,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弥补了遗憾。那年,小伙子21岁,他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献血不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何必吝啬呢!”


蔡震国的献血证书

  1997年,蔡震国下岗,成为一名货车司机,而他无偿献血的脚步,却并未因为忙于生计而停下。2001年,当市中心血站发出“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倡议书时,蔡震国第一时间捐献了血小板。此后每隔半月,献血屋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一想到我的鲜血可能让一个危重病人获得重生,让一个病患得到康复,我就感到快乐。”27年来,蔡震国用的确自己的热血挽回了许多鲜活的生命,让一个个濒临崩溃的家庭重获希望:2013年,海安一名产妇临产时大出血,蔡震国闻讯赶到医院,捋起袖子就献上了两个单位血小板。2014年,昆山一家工厂发生爆炸,19名转到南通接受救治的伤患急需用血,蔡震国毫不犹豫地赶了过去……

  据统计,27年间,蔡震国先后144次无偿献血,捐献全血4200毫升、血小板186个单位,献血总量达41400毫升。受他感染,女儿18岁生日那天,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650多小时志愿服务,他用真情温暖周遭

  9月27日晚6点,蔡震国准时出现在市区南大街的无偿献血车旁,参加夜采志愿服务。“很多人是第一次来献血,我们就主动上去关心,询问他会不会有什么不适。”蔡震国说,一旦消除顾虑摈弃偏见,很多人都会把无偿献血这件好事坚持下去。

  2010年6月,南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蔡震国成为这支队伍中的光荣一员。8年来,每周固定两到三次,他总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普及献血常识,招募志愿者。“希望更多人一起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为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助力。”令蔡震国欣慰的是,志愿者服务队不断壮大,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1023人,组织志愿服务人次11674次。


蔡震国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牌

  平日里,蔡震国大部分时间都在货车里度过,但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参加志愿服务,“我的志愿者马甲就在电瓶车工具箱里放着,随时随地就能出发去服务。”帮老人换灯泡、清除小区牛皮癣……每月的党员志愿者活动日,社区里少不了他的身影。去年,公益组织彩心社仓库搬迁,蔡震国做起了义务车夫,往返数次,帮忙把物品转移到了新仓库。“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截至今年8月底,蔡震国参加志愿活动651.5小时。

  冠名基金扶贫助学,他用爱心播种希望

  2010年,蔡震国从电视上看到,通州金沙镇上两个湖南籍孩子,父母离异后被丢给了靠捡垃圾为生的爷爷奶奶,一家住在简易棚里。孩子陈旧单薄的衣裳、无助的眼神,深深刺痛了蔡震国的心。第二天,他赶到孩子们的住处了解情况后,主动负担起了他们每年3000多元的幼儿园学费。蔡震国的妻子也是工人,女儿在上学,夫妻俩的收入扣掉家用,每个月所剩无几。令他感动的是,妻子非常支持自己。除了学费,夫妻俩每月还额外给孩子们送去200元生活费。孩子们上小学后,学费压力小了,蔡震国却始终没忘记他们,逢年过节总要带上糖果、饼干和学习用品上门去看看。


蔡震国(右二)和志愿者进社区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朱剑 摄

  去年“六一”前夕,市慈善总会发布了市区60个特困儿童的节日心愿,蔡震国前往捐款并带上礼物。得知省妇联、儿基会成立了“爱心储蓄罐,传承好家风”公益项目,蔡震国自愿认领储蓄罐,每日投入一元钱,帮助困境儿童。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能做一两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蔡震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上个月,市慈善总会设立小额慈善冠名基金,蔡震国将此前积攒的五六千元慰问金拿出来,自己又贴钱凑足12000元,冠名“一滴水微慈善基金”。9月21日,他向基金提交用款申请,资助通州贫困生小蔡。未来,他打算用基金再资助1-2个困难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来源:南通发布;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