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雀东南飞”到“凤还巢”

2018年10月18日 11:29:41 | 来源:掌上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村民蒋中新目前经营着一家年产值上千万的新材料有限公司。淳朴、憨厚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农村汉子,是怎样由一个打工仔变成大老板的呢?

  据蒋中新回忆,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这让很多农民像雨后春笋般涌入一二线城市。当时村里一群年轻人在本地找不到工作,他们选择和大部队一起外出打工,每年春节回乡一次。当时出门的情形他至今难忘,背着铺盖和粮食,走很远的路到镇上搭车,再到城里乘坐汽车。“当时大巴坐下来要6、7个小时才能到常州,不像现在有高速。条件很差,没有空调,车一般都是超载的,人挤人,跟逃荒一样。因为在当地没有工作啊,没有就业的机会。”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当时打工潮的热度,1992年,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城市,1993—1994年增加到6000万,1995—1996年达到8000万。

  打工期间,蒋中新一直做的是新材料加工这一块,聪明好学的他在打工者里算是很能干的,每个月按劳计酬能拿到八九十块钱。可外头再好,常年夫妻分居、无法跟老人孩子共享天伦,孩子上学、住房等问题摆在面前。 20世纪90年代末,改革的红利已经陆续彰显,民营企业也层出不穷,政府陆续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渔沟镇杨庙村党总支书记单业高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蒋中新有意向回来创业,就跑过去请他回来。我们村帮他找了闲置的地块,协调了周边群众拆迁,建设厂房的时候,在费用、通电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帮助。”

  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蒋中新的公司就开始建成投产了,“用的工人都是我们村的村民,基本都是一些有小孩不能出去工作的,都在我那边做。” 蒋中新说。

  单业高介绍,相比年年“孔雀东南飞”,“凤还巢”更有吸引力,只要提供岗位,村民更愿意回家乡就业。2006年回村的许留芹对于这个变化特别有体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小孩也能照应上。不像前些年东奔西跑的,一年才回家一次。”到了下班的时间,许留芹骑上电动车,顺路去村里的小超市买些菜,不到半个小时,一顿香喷喷的午饭就端上了桌。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淮安明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有10多台设备、20名员工,年营业额达到1500万元。蒋中新也从一个打工仔变成身家千万的老板。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繁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乡创业。单业高认为,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都有一个情怀,就是赚够了钱就回乡创业,就近和家人们一起做点事情。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更美了,大伙儿创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各地政府对返乡创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也助推创业激情愈发高涨。“到目前为止,杨庙已经拥有8家企业,涉及玩具、鞋业、枕业、乳业、纸杯、养猪和物流等多个领域,奇悦鞋业还发展成了全省列统企业,8家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已累计解决村劳动力就业200多人。”单业高说。 

  尤其让单业高感到高兴的是,在杨庙,返乡投资创业正成为你追我赶之势。比如,村会计王笑忠的弟弟原本在南京承包大棚搞种植,赚了不少钱,前几年主动找到村里,包了17亩地搞草莓种植采摘园,年收入20多万元。“现在大环境这么好,我也想拼搏一把,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大。”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跟着一起种草莓的村民不下80户,种植面积超过了500亩,每户每年亩均纯收入不低于1万元。(姚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