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举行。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指导、申报的作品《“90后”女大学生有点“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本科院校学生同台竞技,以就业创业组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奖,项目也被评为“最佳带动就业奖”。
休学创业 “90后”女生培育出“大叶冰草”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14个单位共同主办,被誉为全国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今年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共有400多支队伍参加总决赛。扬工院“90后女孩有点‘田’”项目以就业创业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该项目的“主人公”丁蓉蓉,来自淮安,父亲经营蔬菜种植基地,2013年9月考入扬工院学习物流管理。2013年,丁蓉蓉的父亲试种冰草,反复实验都没有成功。“当时进口冰草种子价格昂贵,我爸爸的投资都打了水漂。”一向不服输的丁蓉蓉毅然选择了休学。“其实,我很感谢学校,在我提出休学创业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还特地嘱咐我,如果有困难解决不了,记得回来找老师。”
休学期间,丁蓉蓉继续冰草种植试验。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2014年冬天掌握适合冰草生长的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强度等环境数据,2016年5月实现冰草的引种驯化,培育出了新品种——“大叶冰草”,打破了国外对冰草种子的长期垄断。
出钱出力 学校帮她解决技术与销售难题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2016年9月,她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困难。“当时一心只想着将冰草种植规模扩大,没去考虑推广的问题,结果冰草压在家里销不出去。”丁蓉蓉回忆,“最穷的时候身上连200元都没有,已经准备放弃了。”
后来,丁蓉蓉将创业情况告诉了学校创业学院颜正英老师,在颜正英的帮助下,她申请并顺利获得了学校的创业雏鹰基金10000元,“钱虽不多,但在那个时候真是雪中送炭。”
在丁蓉蓉的创业过程中,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起到了资源整合的“牵线”作用。“我在种植技术上也遇到过瓶颈,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联系学校。”丁蓉蓉特别感动,学校领导亲自打电话联系江苏省农科院,为学校的这个创业新手“请”来了权威的专家团队。
在学校的支持下,丁蓉蓉成功了,她的种植基地面积从最初的数十亩迅速扩大到300多亩,成为华东最大的冰草种植基地,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江苏省农委评定为“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
激励引导 丁蓉蓉案例将成学校创业教材
学生创业比拼夺得全国金奖,与扬工院注重双创氛围的营造、关注学生双创技能的培养密不可分。
“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雏鹰基金,每年拿出近百万元资助学生创业,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提供资金、场地、技术等全方位扶持。”扬工院副校长傅伟说,“自雏鹰基金设立两年多来,学校已有21个自主创业的典型学生(团队),丁蓉蓉只是其中之一。”
2017年,学校专门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配备专职教师,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基础教育,2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系统化训练,3%的学生成长为创新创业实战人才。
在扬工院经管学院,有一套独特的“分班法则”。“大一时,同专业学生理论课程相同,但到了大二,他们根据自身诉求分为升学班、就业班与创业班,创业班要求学员不仅文化成绩好,还要有创业经验或意向。”经管学院教师焦世奇介绍,在创业班,创业经历作为考核项目计入学分。
“学校希望丁蓉蓉的创业经历能够激励、带动一批学生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她的案例将成为学校鲜活的创业教材。”扬工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表示,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引导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训练创造能力,培养更多的“丁蓉蓉”,适应新时代要求,反哺社会。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