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发布公告称,10月18日将更新的滴滴乘客端和司机端App试行“黑名单”功能,届时乘客和司机可在取消订单、投诉、评价页面选择将对方加入黑名单,“屏蔽”后的12个月内平台不再为双方匹配订单。
此举是为何?记者试图与滴滴出行方面取得联系,得到的回复是“不方便接受采访。”

公告刚刚发布,乘客方和司机方展开了激烈讨论。

有乘客认为:“反正有那么多辆车,如果互相看不惯就可以拉黑!这个软件真正的服务商是滴滴,司机和乘客都是它的客户,可以互相选择!”
司机罗先生认为,此功能上线对于司机来说,也是多了一种选择。“市场的调节功能到位了!你带他走正常路,他说你带他绕路。这个东西很痛苦的,不拉黑自己受不了!”
不过,也有不少司机认为,此举过于简单粗暴,不是长久之计。“不应该互相拉黑,应该互相沟通的!”
更有市民指出,乘车安全和平台管理,不是一张黑名单就能解决的。“这个功能可能也是个摆设,没有太大作用!还是应该从源头上,滴滴公司对司机的审核把关,更严谨一些。”

法律界人士认为,滴滴出行还应该对具体操作出具细则。“这个功能可以让双方都有一个发泄的窗口!除了这些比较吸引人眼球的公告,新功能上线,更应该有保证乘客顺利安全出行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
在发生了诸多安全事故之后,滴滴出行也在不断整改当中。不过,作为普通市民,荔枝小编希望滴滴能从根本处狠抓,比如,加强司机的准入、完善司机的评价机制,把管理和监督落到平时,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征求公众和从业者意见,配套出台一些安全举措,或许才能有效保证乘客的安全出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0月11日18:30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方晨 编辑/贝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