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一穷二白”到“梦之队” 原江苏省跳水队主教练讲述精彩40年

2018年10月11日 05:23: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成尔恒曾是江苏最早的一批跳水运动员之一,四十年来他甘当跳水事业的"铺路石",用最美的芳华见证了中国竞技体育从"一穷二白"的石器时代,迈向圆梦奥运的黄金时代。

  1983年,成尔恒在南美洲赤道纪念碑,拍下了人生第一张彩色照片。“当时我已经48岁,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把中国的跳水带到厄瓜多尔。因为‘改革开放’,我又迎来了人生许多的‘第一次’。”原江苏省跳水队主教练成尔恒告诉记者。

  成尔恒的人生由无数个"第一"组成,他是南京体育学院第一届大学生,1958年参加首届全国跳水运动员培训班,1959年备战第一届全运会。

  成尔恒回忆说:“广东珠江有个三角洲叫海角红楼,就是江边上围了九个大沙滩池子,有块跳板,下面深3.5米。江里菜叶子、香蕉皮、大便什么都有,一跳一扎下去以后爬不上来了,我们几个人下去把她弄上了,脸都发紫了,就是这样艰苦条件下进行训练。”

  成尔恒的妻子王庆香也是江苏元老跳水队员,她原本在技巧队,在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前两个月,开始跨行学习跳水。“我游泳都不会,把我绑着绳子在腰上,让我跳下去。天不怕、地不怕,刀山也上,火海也下。”王庆香说。 冬天在户外练习跳水,江苏跳水队19个队员发起了高烧,不能下水怎么办呢?“装陆上跳板、装陆上的保护带,是我们江苏第一个装的;第一个搞的稻草坑,我们把稻草堆起,用台球桌子往下翻跟头。大家就是为了上北京、夺冠军啊,后来我们得了第一届全运会团体第五。”

  上世纪六十年代,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运动队也被精简,运动员们饿着肚子坚持训练。成尔恒回忆道:“那个时候运动队不生产,群众质疑搞这个运动队有没有必要,现在吃饭都成问题,要让群众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去表演。我就带着队员们到了扬州芒稻河大桥,大概12米高、水深8米。当时看大桥上跳水的人最多,有3000多人,树上爬的都是人。我说体育肯定要搞,大家不要放弃,困难时期,我们要保留种子。”

  1978年"改革开放"体育复兴,1983年成尔恒援外到厄瓜多尔当教练,1985年重回江苏跳水队"挑大梁",先后输送近百名优秀跳水运动员,其中多位弟子斩获世界冠军。成尔恒表示:“我是改革开放红利最早得益者,那个时候工资都很低,援外拿双工资了。最重要的是出国主要是眼界开放了,我们蛮干过了,我不能让我的学生、不能让我们接班人再受这个罪。所以我特别讲究科学训练,第一我们要解决我们的训练模式怎么走,第二个就解决心理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解决眼睛问题,花了十年时间解决眼睛视网膜穿孔,视网膜剥离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

  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中国跳水专家,成尔恒在创建中国跳水训练理论体系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女儿成晶晶也从跳水运动员成长为教练,共同助力中国跳水"奥运梦"。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成尔恒不但亲眼在现场见证了开幕式盛况,更为中国斩获51枚金牌,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而骄傲。

  2008年,16岁江苏跳水小将陈若琳首次登上奥运会舞台,由此开启3届奥运会5枚金牌的中国传奇,而成尔恒的女儿成晶晶就曾是陈若琳在江苏队的教练。

  “陈若琳刚到省体校就是我带的她,小姑娘非常肯吃苦。从我父亲他们海角红楼什么都没有,挖一个坑去跳,到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国家投入这么多,运动员保障这一块也很好,我们的起点比他们高了很多。我希望在培养运动员这一点上,比我爸爸做得更好。”成晶晶说。

  从1959年到2017年,成尔恒一家两代人,作为运动员或教练员,十三届全运会他们从未缺席。他们是中国跳水走向世界的铺路石,如今跳水已经成为获得中国奥运金牌数最多的项目,被称为中国"梦之队"。成尔恒说:“我没拿过金牌、没拿过奖杯,但是我非常高兴,体育强国强。虽然现在不再唯金牌论,但是体育依然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不能丢。我们要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这是我们的中国梦,中国人的腾飞时代到了。”

  新闻多一点:60秒上演全民健身"年代秀"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上世纪中国体育届流传已久的口号,四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体育人为之不懈奋斗。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激励了亿万国人;许海峰用一枪开创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突破,迎来了中国体育的新时代;江苏先后走出了24位奥运冠军、144位世界冠军,演绎了一幕幕振奋人心的瞬间。随着竞技体育的腾飞,群众体育也随之蓬勃发展,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强国,从金牌至上到全民健身,体育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你还记得几十年前,都有哪些锻炼方式吗?我们用60秒来展示一下"全民健身年代秀"。

  上世纪70年代,广播体操成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启蒙,广播体操的普及率之高,覆盖人口之广,在全世界体育项目中高居第一。 

  上世纪80年代,丢手绢、滚铁环、扔沙包、跳皮筋、跳房子、翻花绳、打弹珠、拍洋画、藏猫猫……砖头堆起乒乓球桌、一根绳子代替羽毛球网,最简单的体育游戏,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还记得那些年的运动会吗?白球鞋跑过煤渣操场变黑了;跑着跑着接力棒掉了;加油把声音喊哑了。挥洒汗水、竭尽全力,那是属于你我的"更快更高更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霹雳舞风靡全国,掀起太空步"擦玻璃"热。迪斯科、街舞、健身操、溜旱冰走进人们生活,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时尚。

  1978年,南京体院恢复建校,1980年恢复招生;

  1980年,南京举办国际女排邀请赛,中国女排获得冠军;

  1995年,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江苏第一次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第三届城市运动会;

  2005年,十运会在江苏成功举办,江苏体育竞赛水平跃升至全国先进行列;

  从2006年起,江苏承办全国及国际比赛数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

  2008年,全民健身日诞生,江苏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村村有体育场地;

  2014年,青奥会让南京迈向"世界体育名城";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江苏每年发放5000万体育消费券,助力健康江苏建设;

  到2018年,江苏13个设区市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

  113个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江苏已建成各类体育公园1300多个,健身步道1万多公里,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到2020年,江苏创建1000所足球特色学校、10000名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

  到2020年,打造1000个较大规模的体育健身俱乐部;

  到2020年,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

  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

  到2020年,江苏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居民体质合格率达93%,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