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2月由苏报集团创意策划、和采芝斋联合举办“苏式年货节”,引发人民日报等央媒集中报道后,中秋国庆期间,苏州百年老字号传承创新再次登上新华社、央视报道
“中秋国庆期间,采芝斋再次上新华社、央视报道”,今天(10月10日)上午,采芝斋掌门人储敏慧兴奋地说,8月下旬起,由苏报集团、采芝斋联手举办的“苏式月饼节”上,苏州百年老字号传承创新,复原改良的火腿、太湖黑猪肉两大苏式月饼“一炮打响”,带动苏式月饼刷新历史纪录、苏式食品销售全线上扬,引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聚焦。
9月21日,新华社《舌尖上的团圆味道——在老字号月饼“江湖”里品味中华文化》;10月3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江苏:地方特色美食让假期“有滋有味”》中,采芝斋亮相。这是采芝斋继今年2月首次上镜央视新闻联播后,短短7个多月时间内,再次登上央媒。
为大力弘扬苏州传统文化,传承推广苏式食品技艺,今年1月18日,由苏报集团创意策划,和采芝斋首次联合举办的“苏式年货节”中,148岁的采芝斋在老字号中首开先河,试水“苏式年货节”全新营销模式,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集中报道。今年8月,苏报集团再度创意策划,和采芝斋联手的“苏式月饼节”中,苏式名店、名师、名品“三名碰头”,打出创承创新旗帜,引领月饼消费新潮。
“苏式月饼节”引爆消费者对苏式食品巨大热情,本地市民、外来游客两大消费大军汇聚,中秋、国庆出现以苏式月饼、苏式食品为代表的销售高峰。纷至沓来的人潮中,“苏式月饼节”一举创下多项纪录:苏式月饼“一马当先”,仅火腿月饼销售超过4万只,原料首次空运来苏“救急”,苏式食品中秋国庆全面“井喷”。数据显示,从9月1日到10月7日,采芝斋整体销售增长15%以上。
“苏式月饼节”以创新思路弘扬苏州传统文化,引发苏式食品市场“叠加效应”,引起多方关注。据储敏慧介绍,中秋前他接到国家商务部通知,采芝斋再次由商务部向中宣部推荐,新华社等将在中秋国庆期间采访报道。储敏慧把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苏州日报》《姑苏晚报》,以及引力播、《姑苏晚报》官微等对“苏式月饼节”的持续报道,作为第一手材料,提供给相关央媒。
一个“苏式月饼节”策划创意,为苏式食品发展带来新机遇。“过了中秋,还有不少市民专门来买火腿月饼。”据储敏慧介绍,苏式火腿月饼的持续红火,让他们产生了一个大胆思路:把苏式火腿月饼从中秋时令食品中延伸开拓,尝试发展为常年供应的苏式特色食品,经过改良后的火腿月饼,将以“苏饼”新面孔出现,市民过了中秋还能继续吃到。
面对“苏州月饼节”收获的火爆人气、销售数据“红利”,储敏慧坦言,这不是最大收获。“此次和苏报集团联手举办苏式月饼节,最大的收获是为苏式食品打开今后发展思路。”据储敏慧介绍,苏式月饼将沿着健康、好吃道路继续传承创新,在坚守精益求精“苏式魂”基础上,在原料、制作、营销等方面继续大胆创新,进一步开拓苏式食品现代市场。
(来源:引力播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