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能人回村办起“绿色葡萄园”

2018年10月10日 10:21:41 | 来源:泰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邓小存培育出的“八扇格”葡萄上市早、收益高。日升供图

  蒸馏线上白兰地汩汩流向容器,葡萄架下小型旋耕机在中耕施肥……国庆前夕,走进兴化市合陈镇邓桥村八扇格果蔬专业合作社,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繁忙的画面。“这是今年葡萄园开园后酿的第二批酒,原料都是品相较差的葡萄,预计今年可酿白兰地2000斤。中耕施肥,是为了培育葡萄生长的新动能。”正在指导作业的合作社负责人邓小存介绍。

  经过近6年的奋斗,邓小存创办的葡萄园不仅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还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爱心农场”。

  在外致富后返乡种葡萄

  今年38岁的邓小存,出身寒门,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后来,他在昆山创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到2010年,他先后拥有昆山、成都两家环保物资回收实业公司,统领员工300多人,年收入达1000万元。

  富起来的邓小存,每年都回家乡献爱心、扶助困难乡亲。邓小存发现,困难乡亲之所以困难,源自劳力弱和家庭成员患病,单靠逢年过节送点物、给点钱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让他们在家门口有力所能及的事做,有钱挣。

  2012年秋后,邓小存受镇里邀请回乡考察,决定回村兴办农业项目。“因为要吸纳老人、妇女就业,活儿不能重、不能累。”邓小存最终选定种植大棚葡萄项目。

  当年冬,邓小存投资800多万元,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高租金,在村里流转了160亩成片土地,开发建设了八扇格果蔬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葡萄种植。

  从零起步培育绿色产品

  面对一个自己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行业,邓小存一边从零起步学习,一边从苏州聘请葡萄种植专家负责葡萄园的技术指导。

  经商和种植是相通的,都受制于市场。邓小存用经商的理念,选择葡萄品种、增育苗本。

  夏黑是上市较早的葡萄品种。为培育最早成熟的苗本,邓小存首先从市场上购买种苗在20亩大棚里栽培,然后选择挂果早的葡萄树作为种树,剪枝培苗。经过两年“择优”培植,解决了葡萄园种苗问题。

  有了早上市的种苗,还要在生长过程中管控好温、光、水、肥,同时,通过疏果控减产量,确保葡萄的优良品质。2015年,葡萄园获得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

  得益于技术控制,葡萄亩有效产量为3000斤,上市时间为5月下旬,收市为7月中旬。“也就是说,葡萄园里葡萄采收结束,周边及当地大棚葡萄才开始上市,从而赢得了价格。”邓小存说,几年来,葡萄园的葡萄每斤均价维持在6.5元左右,亩均产值为1.95万元,除去成本,亩纯收益超过1.3万元。

  品牌就是效益。邓小存不仅注册了“八扇格”商标,打绿色产品品牌,销售过程中,还做到品相不好的不出园。为让品相差的葡萄产生效益,葡萄园运用传统的发酵、蒸馏酿酒工艺,酿制白兰地葡萄酒,额外增加了一份收入。

  帮助乡亲们家门口增收

  “今年,我承包管理两个棚,拿了1.2万元的超产奖。”正在葡萄园做着杂工的邓桥村村民王德强笑呵呵地说,眼下不需采收葡萄,他就在园里做杂工,一天工钱60元。“下午一下工,现钞就到手。”

  王德强今年60多岁,身体单薄,儿子病故,是村里的困难户。三年前,葡萄园吸纳他入园务工,每年250多天的劳作,日均报酬75元,老人摆脱了生活困境。

  为尽可能地帮扶村里困难家庭增收,今年,葡萄园推出了“超产奖”帮扶模式。该模式是:园里规定一个基本产量或产值,超出部分全额奖给承包管理人,而且是只奖不赔。今年共有4户困难家庭入园承包管理大棚生产,每户承包管理两个大棚,都获得了1.2万元以上的“超产奖”。

  由于园里活儿集中在采收葡萄的两个月,平时园里的零散农活,一般根据员工家庭收入情况派工,收入低的尽量多安排,并实行日薪制,日做日结。园里共有60多名乡亲常年务工,每年发放务工报酬140多万元。

  “八扇格葡萄园真是‘甜’了咱村里,不仅吸纳这么多老人、妇女就业,还资助村里造桥、筑路,帮贫解困,真不愧是村民心中的爱心农场。”邓桥村总支书邓国美说。
      (来源:泰州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