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陈小奇:顺应时代,坚持自我

2018年10月09日 14:59: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迎来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若要把这四十年比作一首歌,她必定波澜壮丽,厚重深沉。80年代,父辈们的老式唱片机还显得神秘而新鲜。90年代,家中的抽屉里总是整齐陈列着一盒盒磁带。00年代,中学生们拥有了人生第一支CD机和MP3。10年代,数字音乐大放异彩,音乐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联合江苏音乐广播共同推出“致敬四十”系列活动,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创作蓝本,专访知名音乐人,听他们讲述音乐故事。以音符为记录时光刻度的绘笔,在音乐深情而温柔的注视里, 一同回味,这春华秋实的四十年。    

  ♫对话陈小奇

  采访陈小奇老师之前,我们的DJ前辈、熟知流行音乐的李强老师一直半开玩笑地吓唬我说:“好好做功课,跟陈老师对话你不要太有压力!”于是带着敬畏与紧张并存的心态,我们《致敬40》报道组来到了位于广州的陈小奇音乐工作室。看到墙上和陈列柜里满满的奖杯证书的时候,内心还是忐忑的。直到跟陈小奇老师真正开始回顾过去的40年,之前的所有不安都一扫而空,眼前出现的就是中国流行乐坛40年来,更准确的说是以广东流行音乐为代表的中国乐坛40年的发展与进步。

  香港著名的作词人黄霑曾经说过,内地有陈小奇,所以他没有必要来内地。就算不是业界泰斗的肯定,40年来陈小奇数不清的经典创作,也早就说明了一切。以至于在完成陈老师后期采访录音的时候,我都有点没法取舍,因为有太多陈老师创作的耳熟能详的歌,都想在节目中播给大家听。

    跟陈老师聊天的过程,更像是一个经历岁月的长者,云淡风轻地分享与世界和时代共处的细节。从为了单位能分到一套房进入流行音乐领域,到为了吃习惯的一种口味坚守在广东,从一直不拿一分钱倒贴时间成立运营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到因为闲不下来现在又开始小童星的选拔计划,听起来像是时代选择了他,其实是他顺应了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机会遍地都是,却不是遍地都有人抓住了机会。我们常常说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可到底得做什么样的准备,没有人能用一个客观的标准列出具体的条条框框,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认定的路上稳稳地走下去。就好比在流行音乐的风潮中,大部分人都是流行什么跟风什么,而陈小奇却是坚持自己的文化和根本,我要创作什么,引领什么,不是随波逐流的。

  哪怕2000年之后,中国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地区,已经不再是广东,但是他依然坚守在这里,从未离开。虽然陈老开玩笑说,没有离开是因为去了北方可能饭都吃不惯,其实我知道,饮食也好,作品也好,要想形成可以流传下来的东西,没有根源的精髓绝对做不到。 

  ♫陈小奇简介

  陈小奇,广东省普宁市赤岗镇陈厝寨人,1954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中国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文学创作一级作家,音乐高级副编审,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总监。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广东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广东省粤港澳促进会副会长、广东棋文化促进会名誉副会长、广东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流行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

  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等。其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内外,并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并入选“中国原创歌坛20年50首金曲奖”。其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内外,并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并入选“中国原创歌坛20年50首金曲奖”

 

 陈小奇经典作品演唱会群星演绎《涛声依旧 》

  

  (作者:江苏音乐广播;编辑:常瓅、沈琴(实习)、张小旋(实习);设计:张乃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