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期间,常州的民间河长们放弃休息,活跃在河道周边,协助河长做好巡河工作,共同维护河道健康。
每天,溧阳市戴埠镇戴北村村民周财法,都要骑着河道卫生巡逻车,沿着镇中河转上两三回。66岁的周财法开了40多年的船,退休之后,他就主动当起了“民间河长”。
“基本上我们要天天检查,垃圾,漂浮物,检查到都要把它清理掉。”周财法告诉记者。
镇中河全长近800米,上游连接东排河,下游连接溧戴河,是主要的引排河道。在镇中河流经的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位村民主动承担“民间河长”的职责。河西村村民管仲奇在手机里安装了“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发现河道中的问题后,他就直接拍照上传,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管仲奇说:“我从小在这里土生土长,看着这条母亲河。村里跟我说民间河长愿不愿意干,没有工资,全是义务劳动。我说志愿者我都想干,别说这个民间河长了。反正八百多米的河又不长,每天两次义务巡一下。”
戴埠镇共有31条河道,一共配备了41名民间河长。民间河长作为河长制工作的有效补充,通过自发巡河、监督河道水污染、收集群众意见等方式,共同维护好河道的健康。
溧阳市戴埠镇河长办主任袁永康指出,民间河长选拔的标准一是公益心比较强,二是大公无私,下一步准备开展民间河长的培训工作,帮助民间河长更好地履职,同时要向政府建议给他们一些补贴。
近日,常州印发《关于在全市建立“民间河长”体系的实施意见》,从参与水资源保护、协助执法监督、助力河湖功能提升等八个方面,规范民间河长巡河工作,保障民间河长合法权益。目前,全市共选聘招募各类“民间河长”500人,建立“民间护河队伍”30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