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始终以“不见面审批”为抓手,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初步构建起以权责清单为核心的阳光高效审批体制、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综合监管执法体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便捷公共服务模式,越来越多市民和企业从中获益,全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近日,南京栖霞区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法人朱志祥,仅用一天时间就收到了新公司的营业执照。原来,他是通过“商事不见面”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完成填写申请表、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电子签名、视频互动等一系列流程的。提交之后,栖霞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立刻就收到了申请,比对材料后很快就完成了审批。
南京援驰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朱志祥介绍,这次办理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进入微信公众号之后,基本整个流程操作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时间效率非常高。
栖霞区现已形成手机微信办照、柜台刷脸办照、大厅自助办照、街道就近办照和银行银政联动办照五位一体的审批体系,做到“远程办照不见面,见面办照无纸化”,并将原来的6个申领环节精简为现在的网上填报、预审、受理领照3个环节,审批速度大大加快。“门槛”放宽后,监管更加严格:现在登记时需要验证真实身份、真实联系方式等信息,把住市场准入关,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虚假登记、法人登记即失联等问题;审批结果也同步推送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和法人信息库,由综合执法大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反馈。
南京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委书记张平表示,由于进行了流程优化和改造,把原来从事审批的人员已经转移到监管的一线,这部分人占到原来人数的80%。
“提速度、强服务、重监管”已成为江苏“放管服”改革的普遍要求。目前江苏已有11万余项业务可以在江苏政务网上实现不见面审批,通过“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的改革措施,江苏开办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平均只需2.13个工作日、2.46个工作日和29.63个工作日,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同时,江苏逐步从“门槛管理”向“信用监管”转变,确定了259项随机抽查事项,并加大数据交换共享力度,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通过强化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1-7月,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94.36万户,同比增长8.82%,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浦沫瀚 周雷 姜晨光 单友健 陈振宇 泰州 常州 如皋)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