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南京市人防办接到市人大代表有关“新街口片区地下空间西向拓展”的建议。对此,市人防办高度重视,在研究建议事项后,加强与规划等部门的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对新街口地下空间状况的研究。目前,根据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反映,市规划部门正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新街口地下空间近期整治规划,并经过多次研究和征求意见,待市规委会同意后组织实施。
新街口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和出入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新街口地下空间总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从全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情况来看,称得上名列前茅。“新街口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南京商业贸易中心,地面功能多元、用地使用混杂、建设强度较高,轨道交通密集、地下空间开发密集。”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南京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是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作重点,结合城市项目建设开发,编制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是我们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来看,新街口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地下功能以交通、停车和商业为主。据了解,目前新街口地下已形成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及出入口最多的城市中心。在新街口地下,目前已形成T型骨架步行连通系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面交通的拥堵状况。以新街口地铁站T字骨架通道为基础,站域半径250米范围内已形成连续的步行通道,可连接地下建筑10多处,已连接地下空间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铁站及T字骨架公共通道已开放出入口21处,还有3处预留口待时机成熟后可开放。
地下步行连通系统亟需调整改善
目前,新街口地下空间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地下步行连通系统不足,缺少必要的过街设施。地下空间向西仅延伸至金鹰一期过街通道,新街口地铁站与地铁二号线上海路站缺少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地下步行系统;西北象限金陵饭店地块与东北象限的德基联系弱,公交上下客过街不便,需要绕行,应增加东西向联系通道;地铁公共通道大洋百货段与南面淮海路过街通道相距仅30米而不连,需要多次上下地面。
此外,新街口核心地区地块地下空间功能为封闭性质,不利于互相连通。以西向连通为例,由于部分建筑开发较早,金鹰一期负一层为车库,且停车位不足,若地下步行由汉中路南侧地块向西拓展,地下空间功能有待调整。在环境方面,新街口地下空间环境品质有待提升,文化特色有待彰显。
加快新街口片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
就人大代表提出的新街口片区地下空间向西拓展的建议,人防和规划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推进新街口片区地下空间向西拓展,“无论是城市空间开发需求还是人防建设需求,建立新街口地下步行系统向西实现与上海路的连通具有重要意义。”新街口—上海路地区既是商业集中区,也是医疗场所集中区,就医和沿线商业对停车泊位的需求很大。目前,金鹰过街通道和金鹰一期及东铁管巷的地下连通道方案正在沟通中。市人防办也在积极选址建设平战结合的地下停车场和过街通道人防工程。
在提升品质方面,下一步规划部门将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新街口地下空间的出入口设计、无障碍通道、绿化环境空间、标识标牌识别、照明亮化广告、商业设施布局、消防安全设施等方面加以改造,挖掘与展示南京的人文特色资源。
据悉,待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近期整治规划出炉后,该片区地下空间整治、连通和有关建设项目将被列入各部门的建设计划,通过有组织的实施,不断提高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品质和互联互通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