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位泰州人就参与呈报内参,建议家乡独立建市

2018年09月25日 16:02:03 | 来源:泰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绿荫掩映

  古朴雅致

  中科院南京分院

  以其清静雅致

  演绎着另一种美

  它的“掌门人”

  是来自水乡兴化的

  杨桂山

  

人物简介

  杨桂山,1965年出生于兴化大营。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地理与海洋学院),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1993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第四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等,公开发表论文200 余篇,主编学术专著7 部,其中作为技术负责人主编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颁布,主编的《长江保护与发展》系列报告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机缘巧合学地理

  记者:

  您是从我们水乡走出来的杰出乡贤,也是地理环境方面著名科学家。请您分享一下,改革开放于您个人而言,意义何在?
  杨桂山:

  我们家乡泰州人杰地灵,严格讲,我算不上乡贤。不过改革开放的确改变了很多像我这样出生农村的人的命运。我的老家在兴化大营一个偏僻村庄,我在安丰中学相继读完了初、高中,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资源专业。

  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的最高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具体上哪个学校读哪个专业不重要。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是东南大学,可南京大学地理系首先把我录取了。记得高考结束暑假里,县广播里报到我的名字,重复播报时我细听,果真录取到了南京大学地理系,我心里直纳闷,我考的是理科,地理系不是文科嘛,是不是弄错了,家里人相当紧张。后来老师告诉我,中学地理告诉我们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属文科;而大学地理告诉我们地表过程与人地关系,是科学。

  地理专业我事先不了解,机缘巧合读了这个专业。可我自从上大学学了地理,就爱上了地理,一辈子做的也是跟地理相关的研究工作。

  深耕研究领域

  记者:

  您研究的方向对我们百姓生活有什么作用?

  杨桂山:

  我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长期致力于流域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调控机理研究。曾主持过长江中游通江湖泊与长江江湖关系演变、长三角土地利用与环境生态效应、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等。

  其中,通过对长三角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土地占用不是呈线型增长,而是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密切相关。该结论告诉我们,不能通过无限扩张、消耗土地资源来发展产业,而是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适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以少占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关注家乡的发展

  记者:

  省政府提出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您对泰州如何利用长江资源、率先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有什么良策?

  杨桂山:

  作为泰州走出来的地理科技工作者,我对家乡的发展一直比较关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刚参加工作,就随老一辈科学家多次到扬州泰州调研,曾协助老一辈科学家以泰州为例呈报过《行政区划掣肘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参,建议泰州尽快独立建市。

  泰州区位很好,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怎么更好地利用长江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值得思考。我觉得,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泰州滨江的区位优势,快速提升泰州城市首位度,将金融、经济、商贸、科创等生产要素高度集聚,倾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核心区。

  其次是突出打造滨江城市形象,如同无锡打“太湖明珠”牌一样,泰州可以利用滨江优势,在大力发展造船业、物流业等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同时,大打绿色生态牌,将泰州长江岸线建成以绿色自然、清新开敞为主的宜憩宜游宜养生态岸线,与里下河腹地独特生态资源一道,做好生态大文章。

  第三是要持续发展生物医学、医疗器械和养老、康护等大健康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城市特色品牌,相信坚持十年二十年,这将成为泰州城市地位和品位超越的最大亮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