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
童年是无忧无虑、五彩缤纷的
但是徐州的小朋友筱苒
小小年纪就遇上了人生的大难题
——先天性耳聋
这可把筱苒的爸爸妈妈给急坏了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究竟该怎么办?
筱苒还有没有希望
过上普通孩子的幸福生活呢?
2016年的九月,筱苒呱呱落地,大大的眼睛,胖嘟嘟的小脸蛋,谁见了都说好看。可是不久之后,家人发现筱苒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县里的医生告诉筱苒妈妈,筱苒的听力存在严重的问题。
南京、北京多家三甲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筱苒听力实际只有120分贝,属于极重度听力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可是究竟该怎么治疗呢?
是戴助听器还是做人工耳蜗手术?
做手术的话该去哪家医院做?
术后的康复训练又该怎么办?
动辄十几万的治疗费用
更是让这个年轻的小家庭陷入了危机
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中国残联的“七彩梦行动计划”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七彩梦行动计划”是一项专门针对贫困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项目,由中央财政支持。筱苒的爸爸妈妈立刻在网上提交了申请。
在江苏省残联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筱苒很快走完了申请流程,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救助名额。2018年4月18日,在省残联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筱苒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一切如此顺利,一切如此美好
有声世界微笑着向筱苒敞开了大门
幼小的她现在还不知道
为了拯救孩子们的听力
省残联的叔叔阿姨们
已经默默奋斗了多年
姜耀峰,是江苏省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十年来,他每天都要拨打近百个电话,每一个电话都通往一个焦急期盼的听障儿童家庭。他要清楚了解和记录孩子的具体情况,指导这些家庭走完整个申请流程,直至做完人工耳蜗手术,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想要通过“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筛查,聋儿家庭需要通过提交申请、省项目办公室受理、审核、评估、医院初筛、省项目专家委员会审核、省项目办公室公示、术前培训、定点医院复筛、手术、开/调机等八个流程。
为了让帮助更多的孩子恢复听力,姜耀峰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精力给听障儿童家长做流程指导和医疗科普,由于救助名额非常宝贵,求助的儿童又非常多,经常会遇到家长不理解的情况,姜耀峰都会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人少任务重,是江苏省残联日常工作的常态,遇到紧急情况时,免不了要所有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但是大家为了工作,不怕委屈、没有怨言,理解申请家庭的苦衷,把申请家庭的诉求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
如今,江苏省残联已经帮助了上千名听障儿童免费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了尽可能减轻听障儿童家庭的负担,江苏省残联还在省内安排了21家术后定点康复机构,保证全省13个省辖市至少有一家定点康复机构,方便孩子们术后可以就近接受康复服务,每年省残联还会补贴每个人近14000元康复训练费。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听障儿童更顺利的融入社会,也为今后康复救助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筱苒前天已经通过了开机测试,正在慢慢适应这个美丽的有声世界。如果您身边也有需要帮助的听障儿童,可以告诉他们的家长到户籍所在地的残联申请,或登陆“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提交申请。
汇溪流成大海,积小善成大爱
江苏省残联这份对公益的坚守
如润物的春雨一般
默默滋润着
千万个听障儿童和家庭的崭新未来
(来源:南京零距离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