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中秋节,记者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起了个大早。
不卖关子,今天的文章主要讲“吃”,咱们来聊聊古时候南京人的中秋家宴究竟有多讲究?
别眨眼,看完文章你要是还不流口水,就算我输!
月饼
清代“大吃货”袁枚,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可是你们知道这位史诗级的“大吃货”最喜欢什么馅的月饼吗?
他曾经写过一本叫做《随园食单》的书,里面详细记录了那个年代的月饼工艺,至今看起来都非常“馋人”。
他在点心这一类里,记录了两种月饼。一种叫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做成酥皮,再把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碾成细末,加上冰糖和猪油调制成馅。
这活脱脱就是今天的“五仁月饼”啊,虽然今天的很多网友看到五仁月饼都会嫌弃地皱起眉头,但是你不知道——
那个时代的文人骚客们,都对这种月饼欲罢不能,咱们的袁大才子更是给了它四个字的好评:“迥异寻常”。
袁枚在书里还特别推荐了明府家制花边月饼,并信誓旦旦地跟读者承诺,这种月饼绝对不比刘方伯月饼差!
花边月饼需要用飞面拌上生猪油子,把枣肉嵌入其中,用手在碗大的面团上捏上四边菱花。
烤制月饼的师傅需要两个大火盆,从上下两个面反复炙烤,等到出锅咬上一口,入口即化,甘而不腻,松而不滞,味道别提多美了。
当年孙中山在当临时大总统的时候,最偏爱南京城“涌茂”食品店卖的月饼。
这种月饼的造型很独特,用大小不同规格的月饼分层堆叠,顶部以一只寿桃作点缀,状如宝塔,成套出售。
传说孙中山吃了这种月饼喜欢的不得了,还亲自到店里拜访,而这家位于中华门内糖坊桥的“涌茂”食品店也一跃成为了“网红店”。
令人惋惜的是,经过时间的流转,这间店铺消失在了城市改造中,而这种工艺如今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螃蟹
金秋时节,肥美的螃蟹也是江苏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少不了的美食,这个话题,曹雪芹先生相当有发言权。
在红楼梦开篇伊始,就写到了贾雨村到甄士隐家里过中秋,吃的便是那又肥又美的螃蟹。
而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这场中秋蟹宴处处充满仪式感,地点就发生在藕香榭。
比如螃蟹的做法非是清蒸不可。用细绳把螃蟹的两个钳子和八条脚扎紧成团状,上锅蒸上15到20分钟,不仅肉质鲜美,还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食材的营养价值。
揭开蟹盖,大块白色紧致的蟹肉饱含着鲜香的汁水,这时候甚至不需要蘸任何调料,都有一股子鲜味在唇齿间荡漾开去。
当然,真正的吃货绝不会就此满足,于是曹雪芹借着王熙凤的口说了句:“多倒些姜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醋是起味,姜是驱寒,这两者和蟹肉搭配相得益彰,可算是真正的绝配。
螃蟹性凉,为了驱寒,丫鬟们会取上好的合欢花浸酒,接着烫热了一气饮下,方能疏通血脉。
当吃完螃蟹,为了去除手上的腥味,还需要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洗手,不仅能消除异味,还能持续留香。
读完才发现,大户人家是真的讲究,常常自称“吃货”的文脉君真是自叹弗如啊。
桂花酒
屈原的《楚辞·少司命》里有一句“援北方闭兮酌桂浆”,而在南京以及周边很多地区,都有着过节喝桂花酒的习俗。
每年八月,桂花盛开,勤劳的劳动人民总是会去采摘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醅酿成酒。
经过九蒸七取,入坛密封三年,三年之后打开坛子,一股甜蜜清香的味道沁人心脾。
取出一瓢,酒质会意外地醇厚,通体都是黄澄澄的琥珀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先尝上一口。
琼浆入口后清凉无比,在唇齿间留下挥之不去的芬芳馥郁,粘稠香甜,有如花蜜一般,入喉却又格外地爽口。
酒过三巡,再来上一碗用桂花糖浆调制的糖芋艿,便是一个老南京人饭桌上最享受的时刻。
桂花鸭
清代的《白门食谱》有这样一段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南京家家户户的餐桌一定少不了一只皮白肉嫩、桂香入味的桂花鸭。
全国都在吃鸭,为何只有南京的桂花鸭名甲天下?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讲究”。
当鸭肉遇上了秘制的卤汤,一种难以言说的香气直扑看客的鼻腔,进一步席卷口腔。继而,油脂的浓郁和卤汤的香醇,会引发口腔爆炸式的连锁反应,口水不自觉地就流了下来。
熬煮完成,师傅还会对鸭肉的造型进行细致的雕琢,用细腻的刀工片将一只肥鸭片成成菱花状、葵花状……
不管什么时候,你看着盘里摆放的桂花鸭,必须得是错落有致、皮白油润、肉嫩微红还散发着桂花的阵阵幽香……
这个时候,再斟上一壶佳酿,此情此景谁又能不食指大动呢?
当然,南京人的中秋节美食还不止如此,还有什么水八鲜、毛豆、老菱烧肉、糯米莲藕等等不胜枚举。
介绍到这里,记者突然想起了江苏作家汪曾祺笔下的中秋团圆饭:
靠南一家姓夏。这家进门就是锅灶,往里是一个不小的院子。
这家特别重视过中秋。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
看他家在院子里摆好了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准备一家赏月。
也许这就是一个江苏人中秋家宴最美好的样子,可以没有大鱼大肉,可以没有千杯不倒,只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烧三两个小菜,背后却是无尽的静谧和祥和。
桌子上的空碗空碟,盛满了幸福的味道……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