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佳士得2018上海秋拍举槌,并为下半年亚洲拍卖拉开序幕。三场拍卖共计取得1.48亿元成交额,几乎追平了2013年上海首拍的最好成绩。第二次来到上海拍场的赵无极,以4560万元成交,超出去年一千多万元,再次显现拍品调整策略的奏效。不过,今年西方艺术作品“收复失地”、100%成交的同时,几位名声颇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却纷纷流拍。
西方作品“收复失地”
去年秋拍,以封面拍品、夏加儿《新婚》领衔的西方艺术作品遭遇“滑铁卢”,今年经调整,夏加儿大幅收缩了作品尺寸、布菲也回到了经典的“小丑”题材,前者以504万元成交,后者以264万元成交。
贝尔纳·布菲,没头发的小丑,油画,1966)
马克·夏加儿,习作:旺斯之夜,1953)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钢琴》成为夜拍中西方艺术品类的最高成交价作品。战后艺术板块波利雅科夫的《红蓝黄》及印象派艺术家基里科的《空旷的意大利广场》首次在上海拍场亮相,亦顺利拍出。西方艺术品取得100%成交。
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钢琴,铜雕,1954年构思,1984年后铸造)
赵无极依旧是“定海神针”
赵无极,作为亚洲艺术市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的标配和“定海神针”,一直为拍卖机构青睐。为了缓解上海拍场自2013年设立以来成绩持续走低,2017年秋拍,赵无极画作前来助阵,以3360万元成交额成为当时上海拍场历年最高价拍品。此次佳士得夜场的封面作品也落在了“赵无极”上,作品《13.02.92》是1992年的油画,2012年于中国嘉德上拍,画作登记于赵无极基金会文献库。拍卖现场,买家以极小的幅度向上叫价,从3000万元到3050万元,3600万元到3650万元,“精打细算”的上海特色,几度引起场内轻松的笑声。最终,拍品以3800万元落槌,计佣金后的成交价为4560万元,超过去年1000多万元。
(赵无极,13.02.92,油画,1992)
徐累等集体流拍
但一些过去名声颇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就没这么幸运了。
徐累、毛焰、余友涵、彭薇都不是第一次上拍佳士得,却遭到集体流拍。周春芽、尚扬、刘国松的作品,也仅仅在底价附近落槌。
链接:赵无极&徐累简介
赵无极(1921年2月13日-2013年4月9日),出生在北平,幼年随父母和祖父母迁居南通,半岁至14岁在南通度过,接受艺术的启蒙。
作为一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已经屹立于“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巅峰。
徐累,江苏南通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至江苏省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和研究多年,一级美术师。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今日美术馆艺术总监,《经典》杂志主编。
(来源:澎湃新闻;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