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 看“吴”限精彩】金庭镇:风景这边独好

2018年09月21日 15:08:37 | 来源:吴中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逐梦前行

  40年砥砺奋进

  中国开启了新的伟大历史征程

  在这改革开放的40年间

  金庭的交通、住房、医疗、

  教育、城乡面貌、生态环境、

  旅游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傲人成绩

  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

  金庭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名西山镇,2007年更改为现名。镇总面积84.22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拥有常住人口4.5万。

  金庭镇镇区所在的西山岛是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位于苏州市的西南部,拥有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把该岛与苏州(陆地部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一起。

  现为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

  正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风景这边独好

  “吴”限精彩看40年金庭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2000年4月18日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业典礼

2007年6月28日西山镇更名为金庭镇揭牌仪式

  


1993年太湖大桥施工

  1994年10月27日,被称为西山人民第二次解放的太湖大桥建成通车,终结了岛上居民外出乘坐轮渡的历史,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后几年间,农村村村通公路、46公里环岛公路、太湖大桥复线等相继建成通车,为金庭经济的高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994年10月27日西山人民庆祝第二次解放——太湖大桥通车  

  2017年的10月1日,太湖大桥姊妹桥开通,金庭又将迈入新的征程。

  1983年,金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无限释放激发,荒山变金山,稻田变金田,碧螺春茶叶、青种枇杷、浪荡子杨梅等高效高质农业大规模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大面积调整,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

  碧螺春茶

  洞庭红橘

  青种枇杷

  浪荡子杨梅

  金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丰富的茶、果、鱼、虾特产,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到这里大饱眼福口福。

林屋探梅

太湖开捕

庭山驿站

  2014年以来,金庭借“区镇合一”的东风,围绕“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四大绿色产业,深化体制调整,准确定位“绿色+生态”的发展路径,促进“产镇共兴”融合发展,实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从70年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开山采石,到2007年6月最后一个采石宕口关闭,再到如今的“一条绿路走到底”发展思路,金庭已成为苏州、上海甚至于整个长三角的城市后花园。

采石场

无机化工厂

宕口

  40年来,金庭经历了从“绿水青山换得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重理念嬗变和实践转型。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生产力和第一生命线,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普惠等各项事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金不换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探索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金庭的绿水青山,是几代人用生命写就的绿色传奇,是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史诗。乐在山水间,笑迎游人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东孝西廉、南和北义”本土文化的熏陶下,金庭镇先后涌现出3名中国好人,2名新乡贤,2名吴中好人,2名吴中新人和上百名感动西山先进人物,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焕发出一片乡村文明新气象。

“感动西山”百名先进人物

陈艳青(西山人)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照片

民俗文化大展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添砖加瓦,不是单一的植树绿化,而是一项系统的惠民工程。金庭以推动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全力强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富民增收,全力推进镇区道路提升、区域供水、代建房、阴山及横山连接线、小学新建等民生实事工程。


美丽乡村南湾里


金庭文体中心

★新时代   新起点★

  金庭精准对位环太湖生态文旅产业带生产力布局,精准把握发展中的“加减法则”,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更强的自信和担当全面落实“一张蓝图”“两大布局”“三年行动”“四项工程”“五个支撑”战略部署,坚决走好特色化、高质量发展道路。

  1980年,林屋洞开始清理;1981年,石公山整修建设,1984年10月1日相继对外开放;1983年西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第一届太湖西山梅花节……金庭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四大旅游片区功能成熟。2017年实现全年接待中外游客417.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57亿元。

林屋洞

石公山

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首届太湖西山梅花节

  由于较高的历史价值、原味原汁的风貌特色和一定的规模体量, 2003年10月,明月湾古村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金庭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也逐步走上正轨。

▲明月湾古村整治前

▼明月湾古村整治后

▲石板街保护整治前

▼石板街保护整治后

明月湾古村

  截至目前,金庭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江苏水美乡村2个,景区景点13处,其中徐霞客首游地——林屋洞景区、政治局七常委游览过的石公山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古树名木6600余株。

  金庭致力于旅游服务业的谋划与打造,积极打响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四张品牌,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东村古村

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西山雕花楼

  旅游业的兴起,孕育了巨大的商机,推动了相关配套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从明月湾古村第一家农家乐开始,金庭的农家乐饭店、普通民宿、精品民宿有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全镇农家乐民宿已达400多家。同时,农村电商、乡村旅游、设施农业等特色乡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生产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大步跨越,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


农家乐民宿

金庭游客中心

  近年来,金庭以“美丽吴中、美在太湖”为主题,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把保护太湖、保护生态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严格坚守生态红线,努力打造碧水蓝天的“宜居、宜游、宜业”绿色空间。

  此外,金庭还全力推进镇级农产品电商平台,引导青年返乡创业,让当地的碧螺春茶、枇杷、杨梅等“太湖之宝”搭乘“互联网+”顺风车,快速销往全国各地,助力农民增收。今年5月15日,金庭还首次把洞庭西山枇杷采摘节推介会设在吴中万达广场内,让不少城市里人率先尝到夏季的“第一口清甜”。

洞庭西山枇杷采摘节推介会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庭镇党委围绕区委“优生态、惠民生、兴产城、善治理”要求和“一核一轴一带”部署,全力打造“太湖红心岛”党建品牌。

  在“太湖红心岛”党建品牌建设中,金庭切实发挥好党建的引领、服务和保障功能,五大工程齐头并进又各有侧重,共同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让“太湖红心岛”成为了环太湖党建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