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展讯|江苏省美术馆邀你一同跨越时代,找寻城市记忆与缩影

2018年09月19日 10:05:0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18日,“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和“脚步——40年缩影经典作品回顾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同时开展。作为美术馆秋季特展,为南京市民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大桥记忆”——跨越时代的城市印记

  2018年,是南京长江大桥陪伴我们走过的第50个年头。作为同样座落在南京、具有8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策划了此次年度最重要的特展“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该展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9年,还将在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巡展,为南京长江大桥50华诞送上一份特殊的贺礼。

  1968年,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大桥以宏大的规模、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和繁复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准,反映了新中国在艰难环境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建设成就。

油画 南京长江大桥 冯健亲 1974

  作为文艺样式中红极一时的绝对主角,从大桥的主题中诞生了无数艺术精品。以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的专业画家和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代表,全国各地的画家都创作过各式各样表现南京长江大桥的作品,有的堪称经典。在省美术馆陈列馆一楼展厅所展出的“南京长江大桥”经典艺术作品展中就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等主题性美术创作。


版画 长江万里架金桥 吴俊发

国画 天堑通途 魏紫熙

  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认为,南京长江大桥就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桥梁,而是见证中国崛起的精神之桥代表中国制造大国工匠的经典之桥也是体现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的艺术之桥。“江苏省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这样一座具有80年历史的老馆,呈现南京长江大桥这样一个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共同记忆的主题,是应有之义。”

  拾阶而上,到了省美术馆陈列馆二楼展厅,时光穿梭,有关城市的记忆定格在某个瞬间。粮票、粮票、烟标、橡皮、糖纸年画、月历、课本、练习簿……甚至照相馆的布景。一幅幅生活场景如老电影般令人遐想。也许当年您并未来过南京,也许你不曾记起,照相薄里是否也有您与南京长江大桥的珍贵合影呢?

  “大桥人家”,跨越时代的城市记忆,伴随着一代中国人成长的南京长江大桥,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情感和回忆。

  正如徐惠泉馆长所说的那样,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个属于全国人民的精神地标和一种历史美学的载体,依然在持续不断地释放着巨大的社会能量。

  脚步——40年缩影经典作品回顾展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步入省美术馆陈列馆三楼展厅,呈现在眼前的是省美术馆另一重要展览:“脚步——40年缩影经典作品回顾展”。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不俗成就的40年,也是中国美术长足发展的40年。美术创作一方面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和见证了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的瞬间影像,另一方面则以其自身的面貌演绎出一篇不断继承创新、开拓视野的经典画卷。为了纪念和分享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江苏省美术馆特别策划了此次展览。

  此次江苏省美术馆在馆藏作品中遴选出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的作品100,分回望篇、奋斗篇和崛起篇三个版块,在劳动形象、山河新貌、美好生活、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勾勒出时代的脚步。其中重点突出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以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的国画、油画、版画作品等,展示出美术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内容、新形式,建构起中国美术的主体价值。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与观念开放同在,学术争鸣与思想交锋共存。而江苏的文化艺术事业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下勃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中国画 老有所乐 许浩 2009

中国画 金鸡报晓 秦剑铭 2008

版画 古镇假日 陈设 2000

油画 小镇春深 沈行工 1983

  此次展览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江苏省美术馆策划并集中呈现四十年来的经典美术作品,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程回顾,也是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学术梳理与回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