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为泰州人推荐一本书,毕飞宇给出的答案竟是……

2018年09月18日 09:58:50 | 来源:泰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提到兴化的文学现象

  有一个人

  是想绕都绕不开的

  那就是

  毕飞宇

  33岁获鲁迅文学奖

  48岁获茅盾文学奖

  纵观整个江苏文坛

  能够取得这样成就

  也是屈指可数

  人物简介

  毕飞宇,1964年1月生,江苏兴化人。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文学院首任院长、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曾获得两届鲁迅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等多种重要奖项。2017年8月21日,荣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谈高考】
父母最好不要太干预孩子

  记者:

  您是1983年通过高考上大学,离开兴化的。能否分享一下您当年的高考经历?据说您的母亲当时希望您学理科,为什么您还是选择了中文,走上了职业创作的道路?

  毕飞宇:

  高考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励志的高考故事。因为我从小是在村子里长大的,然后去了小镇上。到了县城以后,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实际上到了高考的时候,学习已经非常非常差了。

  那个时候我一门心思想考文科。实际上不是我的母亲,是我的父亲,他一直希望我能够学理工科。正好那时候处于叛逆期,第一次高考考得一塌糊涂。这里面有个原因,一方面固然没学好,另一方面有捣蛋的意思在里面——你不让我考文科,那我就胡来。

  直到第一次高考结束以后,人家补习班第一学期都快要上完了,我的父亲才妥协。妥协其实都是来不及的,即使补习之后,也还是没考上。很波折。一直到1983年,考上了扬州师范学院,即便是考上的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班一共有78个同学,我的数学依然是倒数第二。总分也就是比分数线高了一分。所以我就说我的这个高考很励志。其他同学可以看一看,万一高考没考好,不要慌,考不好可以补习,补习考不上还可以再补习。

  这个故事我想还有一点小小的补充:父母最好不要太干预自己的孩子。干预到最后一定不好。父母都有父母的想法,有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生活。但我们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父母所认定的那个好,跟孩子所认定的那个好,不是一个好。你不能用你认为的那个好去要求他,最后会带来麻烦。也正因为如此,最后我的小孩做选择的时候,我也想干预,但最终没有干预。我父亲干预希望我学理科,我最后自己学文科了,我特别希望我儿子学文科,但他最后选择的是工科。他走他的路,我觉得挺好。

  

【谈创作】
为家乡做事是“精神回乡”

  记者:

  您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兴化度过的,这些经历对您以后的成长以及文学创作产生哪些影响?

  毕飞宇:

  面对这个问题,你需要分好几个不同的层次来面对它。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作为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好不容易离开自己的故乡,某种程度上他对自己的故乡是憎恨的。就是我赶紧走,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到一个谁都不认识我的遥远的大世界去,看看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这是真实的一个想法。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毕竟是一个作家,文字里面再怎么虚构,有些东西一定是要从自己最了解、最熟悉的那些地方写起。我要写一个乡村的生活,我要写一个乡村的农民,我要表现对中国农民、中国农村的一些看法,很自然地要以苏北乡村为蓝本。它一定会有联系。但这个联系并不意味着你对它的情感有多深。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就是人都是要老的。人老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学会往回看。什么叫年轻?就是往外走;什么叫老了?就是往回走。这个往回走有可能是物理性的、地理性的,有可能是精神性的。像我们这些人,在城市里面在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了,是回不去的。回不去,精神上可以回乡。这个我想是走出家乡的人的一个精神轨迹。精神上回乡,并不意味着它决定着我作品的走向。它跟我作品的走向可能没关系。但是它在现实生活当中,你比方说最近这些年,尤其是过了五十岁以后,我老往老家跑,去的次数就特别多,特别愿意为家乡做事情。当时我在兴化搞了一个毕飞宇工作室,还在兴化搞了一个广场书屋,这就是精神回乡的一个具体的写照和行为。老了就希望干这些事情,希望在自己的故土留下痕迹。

  我鼓励家乡的年轻人趁着年轻出去,多看,多走。不要怕别人说你背叛了自己的故土,背叛了自己的故乡,不要有这个担心。你质变了之后,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任何时候回来都可以为你的家乡做事情。

【谈读书】 
《水浒传》是很好的教材

  记者:

  您能否为家乡的写作爱好者们推荐一些书?

  毕飞宇:

  我想对泰州人推荐书的话,不需要推荐,我们有一本我们自己的书,那就是《水浒传》,它的作者就是我们的老乡施耐庵。这本书,普通人可以当成闲书看着玩,很精彩,写得很好看。如果你想写小说,它其实是一本很好的教材。我为什么这么讲呢?从小说的人物来讲,这本小说跟所有小说巨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人物太多了。一个长篇,体量也不是很大,里面写了那么多的人物。你要知道,如果你手上的能力差那么一点点,你很快就会写乱。施耐庵最了不起的一点就在于,他能够把那么多的人物,放在那么有限的一个空间里面,一点点都不乱。我想这样说:如果你想把一两个人物写好,你去读其他的长篇小说;如果你想写很多的人,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里面,把这个人完成起来,最好的一个教材就是《水浒》。我也不能说我从《水浒》那里学到了很多,但不管怎么说,我在这本书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它在如何塑造人物这点上,我想它不仅可以帮助到我,也可以帮助所有热爱写作的朋友。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