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各个分论坛在无锡陆续举行。来自全球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围绕"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主题,激荡思想火花,发出物联网发展的太湖声音。
【车路协同 让"简单的车"驶上"聪明的路"】
作为本届物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全球首个车联网LTE-V2X城市级应用亮相无锡,吸引不少人驻足体验。226个路口、5条高架和2000辆车组成的智慧车联网,让车速引导、道路紧急状况提醒、行人避让等功能成为现实。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汽车行业将步入全方位的车联网时代,无锡的示范应用在国内是个很好的开端,未来要想真正实现"简单的车"驶上"聪明的路",需要加大力度推动更多核心技术的不断落地。
华为IoT联接管理平台领域总经理王强:“在自动驾驶技术,在智能交通技术方面,都需要有物联网的一些技术来支撑。那么,我相信在这个(LTE-V2X)平台之上,还会有更多的产业界的伙伴和无锡一起,和华为一起,能够把更多更好的这种场景推向客户、推向商用。”
奥迪中国高级研发总监范恒威:“我们奥迪目前正发展ICV(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我们已经在无锡取得了自动驾驶测试的许可,我们也会尽全力推动车联网和自动技术的结合、落地。”
【网络提速 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更好融合】
工业互联网如今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不过专家表示,成本压力是不少企业不愿意触网的关键,要想实现成本的降低,网络技术的提档升级势在必行。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梅雪松:“无线高速物联网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当然我期待这个技术能够真正走到实用化,我们国家现在要做5G 这方面的一些是基础设施这个方面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工作。”
【AI赋能 让物联网更聪明】
物联网的发展还少不了AI智能的赋能,来自人工智能高峰论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190亿元。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一产业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从企业数来看,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超过1000家,而国内仅有600家左右。为了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国家于去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赶超,让物联网更加聪明呢?专家们也给出了建议。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张涌:“有些场景,已经可以用机器替代人,但是还有很多场景,我们还没有发现,没有把机器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样的应用场景也是需要我们去特别的关注,去特别地研究的,包括在医疗、在教育等等这些行业。”
IEEE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钟义信:“高校、科学院的研究所,少数做基础研究的人要做基础研究,一定要有一支很强的队伍去做,企业应该在产品这方面,努力去把现在的成果转化。”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俊彦 张正 耿昊东 郭彧 郑凌 康健 无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