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邮正以环湖旅游为重点,推进“一环一带三镇”环湖旅游项目区建设。“三镇”之一的界首镇,利用丰富的湖区资源,打造‘芦荡渔乡’特色小镇,呼应环湖旅游战略的实施。
在高邮界首的芦苇荡,芦苇摇曳,白鹭齐飞,摇一叶扁舟徜徉其中,让人体验到别样的宁静与自然。界首芦苇荡湿地公园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7平方公里。景区内万亩芦苇一望无际,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是“天然氧吧”。乘船穿行芦苇荡中,不仅可以亲近自然,还可以领略少有的芦苇迷宫。景区游艇部负责人介绍,湿地公园芦苇荡有5万亩,里面河道纵横,环境优美,里面有精心打造的全国最大的芦苇迷宫。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界首正高起点编制旅游开发规划,在界首运河西堤和高邮湖东岸金墩渔民搬迁旧址上,建设个性鲜明、富有内涵、体现本土人文特点的精品渔村,打造乡村慢生活旅游观光点。高邮界首镇党委书记张澍说,将重点推进芦苇荡景区的提档升级,以及金墩民俗渔村的打造,同时也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农家乐项目。
在完善自然风光的同时,界首还不断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古镇街区进行了修缮,还原了古镇生活记忆,还挖掘了华中雪枫大学、大清邮局等文化资源。一位高邮界首文化学者告诉记者,彭雪枫本来是新四军第四步兵学校的校长,后来他在河南牺牲,后人为了纪念彭雪枫英烈,就把这个学校取名为华中雪枫大学,该校培养了一大批的政工和军事干部。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古镇里一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不仅如此,界首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重要节点。当地正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保护和展示工程,加快推进以界首大码头为核心的遗址公园建设。今年,界首还将通过举办运河风情民俗展演,展示北京单弦、徐州唢呐、界首打莲湘等大运河沿线城镇的非遗项目,传承运河文化,带动界首旅游发展。
高邮界首镇党委书记张澍表示,要充分利用界首芦苇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古镇的文化资源和界首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独特优势,培育新的旅游业态,按照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在高质量建设的要求下,使界首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来源:扬州新闻 编辑:杨艺)